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哲学史 第9版

西方哲学史 第9版

  • 字数: 7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美)詹姆斯·菲泽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324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历史梳理,并附有大量具有极高价值的一手文本。本文是一本全面的、以历史为线索编排的哲学入门书籍,传达出了本学科的丰富性,并为学生提供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专业知识。它以生动、平易近人的风格涵盖了西方文明中拥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的主要贡献。新版在保留了使原书风靡数版的思想性和写作理念的同时,在编年和文体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修订,并在第20章最后补充了“政治哲学”一节,用克制的篇幅展示了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思想精要。本书附有重要词汇、延伸阅读等部分,便于读者使用。
目录
中文版序001
第八版译者序003
第七版译者序007
前言011
第一部分希腊哲学
第一章苏格拉底的前辈005
1.1什么东西是永恒存在的?007
泰勒斯007
阿那克西曼德009
阿那克西米尼010
1.2万物的数学基础011
毕达哥拉斯011
1.3解释变化的尝试014
赫拉克利特014
巴门尼德017
芝诺018
恩培多克勒020
阿那克萨戈拉022
1.4原子论者024
原子和虚空024
知识理论和伦理学026
总结027
研究问题027
第二章智者派与苏格拉底029
2.1智者派030
普罗泰戈拉032
高尔吉亚033
色拉叙马霍斯033
2.2苏格拉底034
苏格拉底的生平034
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035
苏格拉底的知识理论:思想的
助产术037
苏格拉底的道德思想040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亡041
总结043
研究问题044
第三章柏拉图045
3.1柏拉图的生平046
3.2知识理论048
洞穴048
线段050
理念论053
3.3道德哲学056
灵魂概念057
恶的原因:无知或遗忘058
恢复失去的道德060
作为功能之实现的德性060
3.4政治哲学061
巨人般的国家062
哲学王063
国家中的德性064
理想国的衰败065
3.5宇宙观067
总结070
研究问题071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073
4.1亚里士多德的生平074
4.2逻辑学076
范畴和推理的起点076
三段论077
4.3形而上学079
界定形而上学的问题079
作为事物的首要本质的实体080
质料和形式081
变化的过程:四因082
潜能与现实083
不被推动的推动者083
4.4人的地位:物理学、生物学和
心理学084
物理学084
生物学085
心理学086
4.5伦理学087
“目的”的类型088
人的功能089
作为目的的幸福089
作为中道的德性090
慎思和选择091
沉思092
4.6政治学092
国家类型093
差异与不平等093
好的政体和革命094
4.7艺术哲学094
总结096
研究问题097
第二部分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哲学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
学105
5.1伊壁鸠鲁主义107
物理学与伦理学107
神和死亡108
快乐原则108
快乐与社会正义110
5.2斯多葛主义110
相对于快乐的智慧和控制110
斯多葛学派的知识理论111
作为一切实在之基础的物质112
万物中的神112
命运和天意113
人的本性113
伦理学和人的戏剧113
自由的问题114
世界主义和正义115
5.3怀疑主义116
寻求心灵的安宁116
明显的事情和不明显的事情117
5.4普罗提诺120
普罗提诺的生平121
作为太一的神122
流溢的隐喻123
救赎126
总结126
研究问题127
第六章奥古斯丁129
6.1奥古斯丁的生平130
6.2人类知识132
信仰与理性132
克服怀疑论133
知识与感觉134
光照论135
6.3上帝136
6.4被造世界138
从无中创世138
种质139
6.5道德哲学140
爱的作用140
作为恶的原因的自由意志142
6.6正义143
6.7历史和两座城144
总结145
研究问题146
第七章中世纪早期的哲学147
7.1波爱修斯148
哲学的慰藉149
共相的问题150
7.2伪狄奥尼修斯151
对上帝的知识152
7.3爱留根纳153
爱留根纳的生平153
自然的区分154
7.4解决共相问题的新方法156
奥多和威廉姆:特别实在论156
洛色林:唯名论157
阿伯拉尔:概念论或温和实在论
157
7.5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158
安瑟伦的实在论158
本体论论证159
高尼罗的反驳161
安瑟伦对高尼罗的回答161
7.6穆斯林和犹太思想中的信仰和理性161
阿维森纳162
阿威罗伊164
摩西·迈蒙尼德165
总结166
研究问题168
第八章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
承者169
8.1阿奎那的生平171
波那文都和巴黎大学172
8.2哲学与神学173
信仰与理性173
8.3上帝存在的证明174
从运动、致动因以及必然存在出发的
证明174
从完满性和秩序出发的证明176
8.4对上帝本性的知识177
否定的方式177
类比的知识178
8.5创世179
被创造的秩序是永恒的吗?179
从无中创世180
这是优选的可能世界吗?180
作为缺乏的恶180
被创造的存在的等级排列:
存在之链181
8.6道德和自然法182
道德的构成182
自然法183
8.7国家185
8.8人的本性和知识187
人的本性187
知识188
8.9司各脱、奥卡姆和艾克哈特188
唯意志论189
唯名论190
神秘主义191
总结192
研究问题193
第三部分近代早期的哲学
第九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201
9.1中世纪的结束202
9.2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
运动203
皮科204
马基雅维利205
9.3宗教改革207
路德207
伊拉斯谟208
9.4怀疑论和信仰211
蒙田211
帕斯卡213
9.5科学革命214
新的发现和新的方法215
近代原子论216
9.6培根218
培根的生平218
学术的病状219
心灵的假相219
归纳的方法220
9.7霍布斯221
霍布斯的生平221
几何学对霍布斯思想的影响222
运动中的物体:思想的对象223
关于人的思想的机械论观点224
政治哲学与道德225
自然状态226
自然状态中的义务227
社会契约228
民法对自然法228
总结230
研究问题231
第十章大陆理性主义233
10.1笛卡尔234
笛卡尔的生平234
对确定性的追求235
笛卡尔的方法236
方法上的怀疑239
上帝和外部事物的存在240
心灵和身体242
10.2斯宾诺莎244
斯宾诺莎的生平244
斯宾诺莎的方法245
上帝:实体和属性245
世界作为上帝属性的样式246
知识、心灵和身体248
伦理学249
10.3莱布尼茨250
莱布尼茨的生平250
实体251
上帝的存在253
知识和自然255
总结258
研究问题259
第十一章英国经验主义261
11.1洛克262
洛克的生平262
洛克的知识理论263
洛克的道德和政治理论268
11.2贝克莱271
贝克莱的生平271
存在的本质272
物质和实体273
11.3休谟277
休谟的生平277
休谟的知识理论278
什么存在于我们之外?280
伦理学282
总结285
研究问题286
第十二章启蒙哲学287
12.1自然神论和无神论288
英国自然神论288
法国哲人派290
12.2卢梭293
卢梭的生平293
学问的悖论294
社会契约296
12.3里德299
里德的生平299
对观念论的批判299
常识信念与直接实在论301
总结302
研究问题303
第四部分近代晚期和19世纪哲学
第十三章康德311
13.1康德的生平312
13.2康德问题的形成312
13.3康德的批判哲学和他的哥白尼
革命314
批判哲学的方法315
先天知识的本质315
先天综合判断316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317
13.4理性思想的结构319
思想范畴和直观形式319
自我和经验的统一319
现象实在和本体实在320
作为调节性理念的纯粹理性的先验理
念320
二律背反和理性的限度322
上帝存在的证明323
13.5实践理性324
道德知识的基础325
道德与理性326
被定义为善良意志的“善”326
定言命令327
道德悬设329
13.6美学:美330
作为独立的愉悦满足的美330
作为普遍愉悦的对象的美331
美的对象中的目的与合目的性332
必然性、共通感和美333
总结334
研究问题335
第十四章德国唯心主义337
14.1康德对德国思想的影响338
14.2黑格尔339
黑格尔的生平339
绝对精神340
实在的本质342
伦理学与政治学346
绝对精神350
14.3叔本华351
叔本华的生平351
充足理由律353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54
悲观主义的基础356
有可能摆脱“意志”吗?358
总结359
研究问题360
第十五章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361
15.1边沁363
边沁的生平363
功利原则364
法律和惩罚366
边沁的激进主义369
15.2约翰·斯图亚特·密尔370
密尔的生平
密尔的功利主义371
自由374
15.3孔德375
孔德的生平和时代375
实证主义的定义377
三阶段法则378
孔德的社会学和“人道教”379
总结383
研究问题384
第十六章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和尼
采385
16.1克尔凯郭尔386
克尔凯郭尔的生平386
人的存在387
作为主观性的真理388
美学阶段389
伦理阶段389
宗教阶段390
16.2马克思391
马克思的生平和影响391
历史的诸阶段:马克思的辩证
法395
基础:物质秩序397
劳动异化400
上层建筑:观念的来源和作用402
16.3尼采403
尼采的生平403
“上帝死了”405
阿波罗精神与狄俄尼索斯精神406
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407
权力意志408
重估一切道德409
超人410
总结411
研究问题412
第五部分20世纪和当代哲学
第十七章实用主义与过程哲学419
17.1实用主义420
17.2皮尔士421
皮尔士的生平421
意义理论421
信念的地位422
方法的要素423
17.3詹姆斯423
詹姆斯的生平423
作为一种方法的实用主义424
实用主义的真理理论424
自由意志426
相信的意志427
17.4杜威429
杜威的生平429
旁观者与经验429
习惯、智力和学习430
事实世界里的价值431
17.5过程哲学432
17.6柏格森433
柏格森的生平433
绕行和进入434
科学的分析方法435
形而上学的直觉方法436
绵延的过程437
进化和生命冲动438
道德和宗教439
17.7怀特海440
怀特海的生平440
简单定位的错误441
自我意识442
把握443
永恒客体444
总结445
研究问题447
第十八章分析哲学449
18.1伯特兰·罗素451
罗素的任务451
逻辑原子主义451
逻辑原子主义的困难452
18.2逻辑实证主义453
证实原则454
卡尔纳普的逻辑分析455
逻辑实证主义的疑难458
蒯因对经验主义的批判459
18.3维特根斯坦460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之路460
新的维特根斯坦462
语言游戏和遵守规则463
澄清形而上学的语言464
18.4奥斯汀465
奥斯汀的独特方法465
“辩解”这个概念466
日常语言的优势467
总结469
研究问题470
第十九章现象学与存在主义471
19.1胡塞尔472
胡塞尔的生平及影响472
欧洲科学的危机473
笛卡尔和意向性475
现象和现象学的加括号476
生活世界478
19.2海德格尔478
海德格尔的生平478
作为在世的此在479
作为操心的此在481
19.3宗教存在主义482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482
马塞尔的存在主义484
19.4萨特485
萨特的生平485
存在先于本质486
自由和责任488
虚无与自欺489
人的意识490
马克思主义与复盘自由492
19.5梅洛-庞蒂493
梅洛-庞蒂的生平493
知觉的首要性494
知识的相对性495
知觉与政治学496
总结498
研究问题499
第二十章晚近的哲学501
20.1心-身问题502
赖尔的机器中的幽灵503
同一论和功能主义505
塞尔的中文房间论证507
20.2罗蒂508
罗蒂的分析哲学509
实用主义的影响509
语言的偶然性511
自我的偶然性512
共同体的偶然性513
20.3复盘德性论514
安斯康姆的辩护515
诺丁斯的辩护517
德性认识论518
20.4大陆哲学520
结构主义520
后结构主义521
后现代主义523
20.5政治哲学524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524
诺齐克:最小化的政府526
总结529
研究问题531
重要词汇533
延伸阅读539
译者跋561
出版后记56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