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习的格局

学习的格局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黄静洁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134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用错了学习方法,学得再多也没用!优等生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拥有自主学习的格局观! ◎超级畅销书、冰心奖作品《父母的格局》作者黄静洁全新力作。 ◎融会贯通65个前沿学习理论,颠覆28个常见学习误区,提供208个学习提升技巧。 ◎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目标和驱动力,引导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奠定孩子终生竞争大格局。 ◎、黄磊&孙莉夫妇、汪涵&杨乐乐夫妇、俞敏洪、王芳、朱丹、张丹丹、吴军、小土大橙子 众多大咖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孩子写作业磨蹭、上课不专注、成绩下滑、严重偏科……这些令家长头疼不已的学习问题,靠单纯的“刻苦学习”是无法解决的。《学习的格局》是一本为父母和孩子而写的“优等生”养育指南。本书融合了世界前沿的学习理论、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翔实生动的案例故事,颠覆靠“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学习认知,引导父母走出固有的学习误区,助力孩子成为自主学习的“优等生”,最终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优质人才。
作者简介
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 畅销书《父母的格局》作者/有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夫人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母婴健康成长万里行”特邀专家和公益讲师,成功帮助30000+父母解决养育困惑。与谭盾先生育有两子。深入感受和研究中西教育20年,形成融合中西的家庭教育新观念,并在实践中建立起独到的亲子关系培育法,提出为世界养育孩子的父母新格局。
目录
第01章 差生陷阱
如何克服差生和优等生之间的六大学习障碍
第一节 学习区"障碍:还是考试提不了分,难道是考题没刷够吗?
低水平重复:"一万小时定律"导致的学习误区
"恐慌区":孩子不爱学习的死敌
学习区心流:为什么优等生怎么学都能学得好?
亲测解决方案: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二节 低效能现象:为什么孩子很努力很认真地学习,成绩却不好?
"知识留存率":为什么上课认真听,内容却记不住?
"主动式多维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效?
"向外输出学习法":真正的学霸都是这样学!
亲测解决方案:如何让孩子牢记课堂知识?
第三节 关于犯错的错误:孩子犯错可能是陷阱,妈妈不让犯错是更大的陷阱
"有效犯错":对孩子发飙前,务必要先做的一件事!
"踢猫效应":对孩子的隐形伤害,其实是父母的思维困局
化解直接冲突:孩子犯错之后,关键在于亲子沟通技巧
……
摘要
     第一节 “学习区”障碍:孩子考试提不了分,难道足考题没刷够吗? 如果听说别人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每个周末都在刷题、上补习班,大部分家长可能会说:“这多好啊,不像我家的小孩,就知道玩,不知道刻苦学习!” 可见,“勤奋”与“刻苦”这样的词,不仅被用来定义孩子的学习态度,更常常被用来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其中有一层不言而喻的意思,那就是:只要孩子“勤奋”“刻苦”,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好。 然而,人类对大脑的近期新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只是看起来在努力学习,其实已经在“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越陷越深了。正因为如此,孩子无法达到父母对成绩的高期望。低水平重复:“一万小时定律”导致的学习误区 最近大家都在聊“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讲的是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做一万小时,就有可能成为精通这个领域的专家。这个定律最早是由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n)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很好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重量大师的必要条件”。虽然在心理科学目前并没有这个“一万小时定律”的理论提法,但是神经学家在另一方面证实了,人类脑部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某种知识或者技能,才能让自己成为诸如很好运动员、音乐家、棋手等等的超级专业高手。 于是,很多家长把这个一万小时的概念应用到孩子的学习和备考上,认为只要孩子不断刷题和积累经验,就能理解知识概念、换来高分。然而,大家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定律的成功,还需要三个主要的辅助条件。 首先,在开始一万小时勤奋前,孩子需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关于某项学习所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并能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展开训练。就拿学游泳来说,只有当教练认定小学员的蛙泳动作正确了,孩子才可以开始一百至一万小时的苦练,而且在苦练的过程中,还需要教练的时时教导和评估,孩子才能了解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由此做到有效改进,并保持良好的训练效果。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错误的训练方式,即使一直苦练也达不到预设的目的。所以,“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前提不接近是时间长度的因素,还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因素。 其次,孩子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而不是单纯重复。练习、优化,再练习、再优化,这一万小时的练习应该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趋势,这样孩子才能避免在同一水平原地踏步。还是以游泳为例,如果孩子仅仅直立在水中,用四肢不断地用力划水,那他即使用尽全身力气,也还是停留在原地,不会前进一步。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中也会遇到类似游泳原地划水的困境,不断重复已掌握的知识,却无法向前迈出一步,导致事倍功半。 最后,真正让“一万小时定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的兴趣。任何后天的刻意训练和技能的不断优化,都属于外部环境对孩子的作用;然而,只有当孩子对某一领域具有执着的兴趣和极大的热爱时,他才能在一万小时的刻意洲练中坚持下来,让刻意训练发生作用。 因此,要想让孩子持久地获得好的学业表现,就必须先从学习方法入手,确认孩子采用的学习方法没有错;其次,避免孩子停留在低水平区域里重复苦练;最后,还要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这样孩子才会学得有趣,学得高效,学得有意义,并在强大内驱力的作用下,向“一万小时定律”挺进。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