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德国“证券教父”科斯托拉尼自传,一个投机者最后的告白。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 作者: (匈)安德烈·科斯托拉尼(Andre Kostolany) 著;何宁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43609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关于金钱与股市的思考:
1.投机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2.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3.投机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确,毕竟是个想法,这是投机家和证券玩家的基本差异。
4.成功的投机家在100次交易中,获利51次,亏损49次,他就靠这差数为生。
5.一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
6..固执的投资者须具备四种要素:金钱,想法,耐心,还有运气。
大投机家是有远见的战略家,是刺激国家神经的人,他在交易所里最有智慧和头脑,不仅能预测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动向,还能设法从中赢利。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自从十几岁接触证券界后,就和投机结下不解之缘,80年的岁月以投机者自居,且深以为傲。《大投机家》(繁体版书名《一个投机者的告白》)是他生前最后的一本书,也是他一生投机智慧的结晶。他在书中以幽默、隽永和风采,写下精彩绝伦的93年人生告白。书中除了有他对各种投资、投机市场的拨云见日的透彻剖析,还有他一生经典的投资案例。
作者简介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1906年生于匈牙利,是德国著名的投资大师,洞察金融商品和证券市场的一切,被誉为“20世纪股市见证人”“20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同时他还是广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作家,一生共写了13本投资、证券、货币、财富、证券心理学的书,畅销300万册。1999年,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93岁。
目录
推荐序/6

第一章金钱的魅力/11
对金钱的追求是经济进步的动力。挣钱的机会解放了创造力,刺激了劳动和冒险精神。人们既要热恋金钱,但又必须冷静地对待金钱。

金钱与道德13
金钱的价值尺度15
成为百万富翁需要多少钱19
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21
如何在短期内成为百万富翁24
投机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25
我是投机者,并且一直是26

第二章我眼中的交易所/29
有很多钱的人,能够投机;有很少钱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

投机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31
投机还是不投机35
经纪人:只重视交易量37
理财经理:数十亿元的统治者38
金融巨头:幕后操纵者39
套利者:正在灭绝的种群40
交易所小投机手:交易所的赌徒42
投资者:交易所的马拉松赛跑者46
投机者: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家48

第三章凭什么来投机/53
投机者中的世界主义者不应仅仅分析和观察自己国内的股票市场,还应该分析和观察全球发生的事件、世界各国的政策、资金流动……

投机机会与风险55
债券:一个比人们想象还要重要得多的投机对象56
外汇:以前比今天更有意思60
原料:投机者对投机者67
有形资产:收藏家还是投机者?71
不动产:只适合于大投机者73
股票:其本身就是投机对象76

第四章交易所是市场经济的神经系统吗/79
对我来说,交易所是伴有美妙音乐的蒙特卡洛,但你必须拥有天线,才能接收到它的音乐并辨识出它的旋律。

诞生的岁月81
资本主义的神经体系87
参与交易者的集会场所90
世界历史的镜子92
经济的温度计93

第五章是什么使股市波动/95
股市的波动,无论是升或是降,都有数不胜数的可能原因。股票分析家们努力寻求合适的解释,可是股市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和普通消费者的逻辑无关。
股票市场中的逻辑97
有关供求的命题99
长期的影响因素101
中期的影响因素113
发展趋势对于中期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是不重要的116
通货膨胀:针对它的斗争才是具有伤害性的119
通货紧缩:证券交易所的最大灾难122
发行银行:利率的独裁者123
贷款:股市的竞争对手128
外汇:美元在做什么?131
大众的心理133

第六章股市心理/135
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和投机者,需要具备资金、想法、耐心和运气四个因素。

问题是懦弱还是固执137
资金138
想法141
耐心145
运气147
科斯托拉尼的鸡蛋149
繁荣与崩盘:一对分不开的搭档164
17世纪的郁金香灾难165
数学毁掉了法国169
1929年:股市崩溃的内因172
成功的法则:“反其道而行”181
一个性格刚强的问题185
买空投机者还是卖空投机者并非原则性问题188

第七章在信息的热带丛林中/203
信息是投机者的工具,投机者不仅要了解信息,还要预测信息,并且知道哪些信息对股市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信息:投机者的工具205
既成事实现象207
信息社会214
建议、推荐和谣言216
股票专家:从神奇的犹太法师到数学家218
内部消息224

第八章从股市中赚钱/227
首先要考虑普遍行情,然后才是选择股票。只有那些投资股票至少20年以上的人才可以不考虑普遍的行情。

正确选择股票229
增长型行业:成为富人的机会230
一种股票的公平价格232
逆转股:火中复生的凤凰234
分析家无意义的词汇235
行情图表:能赚但必赔227

第九章资金管理者/231
一个由第三者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不管是基金管理者、财产管理者或投资顾问,都必须正直、有责任感、富有经验。

由第三者承担风险的投资者233
投资基金:众多投资者的巴士汽车235
对冲基金:名字就意味着诈骗236
投资顾问:他们的欢乐就是客户的痛苦239
财产管理者:资金管理者中的定做裁缝241

第十章为投机新手而写/243
做一个投机商就仿佛在玩扑克牌,你必须在拿到坏牌时尽量少输,拿到好牌时尽量多赢。

失败在所难免245
时间不是问题247
名望带来的后果248
交易所、爱情和对交易所的爱250
十记257
十诫257

附录我的投机经验与智慧/259

译后记/267
摘要
推荐序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1999年2月,我和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俩都知道,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本书。我的序言竟成了献给他的悼词,却是我没有想到的。     9月14日,93岁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在巴黎逝世。他虚弱的身体已抵抗不了腿部骨折给他带来的后遗症。     但是他仍活在他的作品中。加上这本,他一共写了13本书,在全世界销售300万册。《资本》杂志上有他的专栏,他在上面发表过414篇文章。第一篇发表在1965年3月的那一期,题目是《一个投机者的告白》。最后一篇发表在1999年10月的那一期。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为2000年1月的那一期继续写些东西。他曾用他那富于幽默的方式说道:“《资本》给了我保障,但谁来保障资本呢?”     在过去的35年中,他曾作过无数次报告,并在电视上频频露面。不论是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上,还是在世界银行、电话交易所和哈拉尔德?施密特主持的节目中,他始终都是一位幽默机智的勇敢斗士。     他成了交易所的大师。谁想从科斯托拉尼这位交易所老手那里得到重要建议,那将会非常失望。他在每次报告开始时都说:“你们别想什么别的建议。”他还说,建议是没有的。如果有,那么也不过是告诉大家,它们只是银行或其他利益集团企图向公众兜售某种股票罢了。然而在他35年来写的新闻体著作中却有许多建议。其中最有名的一例是,到药店买些安眠药吃下,然后买一揽子国际标准证券,再大睡几年。谁要是听从了这个建议,一定会获得那个早被他预言过的惊喜。     他把他最明智的建议给了年轻的父母:“你们应投资孩子们的教育!”这句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通过科斯托拉尼自己的经验,这句话听起来就特别有分量。在他18岁那年,父母把他送到巴黎,向一个熟识的交易所经纪人学习。科斯托拉尼的父母在战争和运动中失去了一切,多亏这次教育,才使他们的儿子有能力资助他们在瑞士安度晚年。     “享受生活吧!”这是他乘坐奥迪A8穿过布达佩斯时给听众的建议,这是他到生命最后时刻也牢记在心中的准则。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尽情地享受了生活。他热爱古典音乐。瓦格纳的《纽伦堡的歌手》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他听了不下百遍。令他十分高兴的是,他还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相识。听古典音乐,抽一支好烟,思考着交易所的业务,这带给他无穷的乐趣。只是后来因为健康问题他才把烟戒掉。     科斯托——我们这些朋友都这么称呼他——不仅享受舒适的生活,也享受他的“工作”。就像听众需要他一样,他也需要听众。公众给了他认可,也让他永葆年轻。采访和讨论中经常会有人问他精力充沛的秘诀,他的回答是“精神体操”。当然他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只靠听音乐和思考来对付衰老是不够的。他在1998年还作了三十多场报告,出现在不同的电视频道,接受了各种不同的采访。虽然坐飞机、火车或汽车以及登讲台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但是这位科斯托拉尼“先生”从来都不坐讲座筹办者给他准备的舒适的沙发椅。只要他把两只手牢牢地撑在讲台上,接下来就会有60到90分钟动人、紧张而又诙谐幽默的报告,再接下来便是长时间的鼓掌与喝彩。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是德国两代交易所投机商崇拜的对象。尽管如此,他身上仍无一点“明星习气”。年轻人让他签名时,他总是先给他们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回答:“我可不是摇滚明星。”然后再在他们的入场券、钞票或T恤衫上签名。     只要他不到处宣扬自己的理论,正如他自称是一个“交易所的漫游传教士”,他就会和他妻子住在巴黎或是他的第二故乡——慕尼黑。在那儿,他早晨会去希波帕莎基大街的咖啡馆,下午则到马克西米兰大街的“正宗罗马”餐馆或是“牡蛎酒家”。但是在他看来,最好的餐馆还是在巴黎。中午他会去鲁玛波特大街的Chez Andere餐馆。他说这家餐馆有巴黎最好的牡蛎,餐后一般来杯可乐。接下来他会去香普伊西斯大街的“Fouquets”咖啡馆。除了战争年代,他从1924年起一直是那里的老顾客。按照惯例,他下午会小睡一觉,晚上去该城一家最有名的“Brasserien”。他特别喜欢蒙特帕那斯城区的“La Coupole”。30年代它非常火爆时,科斯托拉尼就开始光顾那儿了。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从1917年开始就一直与金钱和交易所打交道,但他却不是一个实利主义者。通过思考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带给他快乐。他自信地称自己为投机者。对他来说,投机是一种智力挑战。他与金钱保持着一段安全的距离,在他看来,这是成为一个成功投机者的首要前提。科斯托拉尼既不吝啬,也不挥霍炫耀钱财。金钱对他来说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被纳粹迫害逃出巴黎时是金钱给了他帮助;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金钱给了他最好的医疗保证。他更看重这一点:是金钱使他能过舒适的生活。如果一场戏剧或音乐会特别令他着迷,他就会坐飞机去米兰斯卡拉剧院过通宵,但是能省钱的地方他还是尽可能地省。因此,他经常会把一些讲座举办者送给他的一等戏票换成二等经济票,这样他就可以省下钱为自己的私事买飞机票了。他总是说,反正他太瘦了,太宽的位子也坐不满。     但“世界公民”科斯托拉尼首先享受到的是给他带来财富的经济上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对他来说是除了健康以外最重要的财富和最大的奢侈品: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主权,同时也是一种不必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必说自己不愿说的自主权。他先后在70年代和IOS假基金斗争,80年代和金元院外活动集团斗争,90年代对联邦银行和新市场斗争。不管他进行什么斗争,他总是一位“因信仰犯法者”。他的一些批评者认为他树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其实这种猜想是错误的。谁有我了解他呢?即使是在一般的谈话中,他也会为了自己的信仰跟人进行激烈地争论,就像他在他的专栏和报告中一贯表现的那样。一个女记者问他是否想回到20岁,他回答说:“20岁?你在开玩笑吧!我想变成80岁,这样的话,我还会有10年时间跟联邦银行做斗争。”     科斯托拉尼早在奥斯卡?拉封丹之前就说过,“我的心在左边跳动”,但是这句话还没完,“当然我的头脑是向右转的,并且我的钱包早就在美国了”。数十年的交易所经验告诉他,在经济中,实践和理论相距是很远的。     《大投机家》是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最后的遗产。从1999年初到他去世,这本书成了他创作的重心。他在巴黎的住所足不出户,集中全力进行这项工作。他欠读者的,只是和每位作者一样,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在最后写下的前言。     特别是在德国电话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那一代交易所投机者一直把他记在心里。德国人对股票投资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他对此明确地表示欢迎,但是日益严重的赌博瘾也使他担忧。科斯托拉尼想在这本书中谈谈他对投资和投机的理解。     他在《未来的收支平衡表》一书的导论中承认,他已经有几年不去交易所了。因为他害怕上帝会在那儿发现他,并想:“怎么那个老科斯托一直还在那儿?他应该上来了,我这儿也非常需要他。他的老朋友早就等着他了,他的固定餐桌边的位子还空着。”但是不论上帝何时把他带走,只要他能听到他的朋友、学生和读者说“这位科斯托当然是正确的”,那么他将会感到很幸福。     亲爱的安德烈,愿你在天国早点找到自己的位子。你在天国时再看一看交易所吧。你会看到,不管悲观者怎样想,交易所总会继续证明你的乐观是正确的。     史蒂芬?黑斯     1999年12月于不来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