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仪器分析实验(高等学校十三五教材)

仪器分析实验(高等学校十三五教材)

  • 字数: 411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编者:郭明//吴荣晖//李铭慧//俞飞
  • 商品条码: 97871223332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仪器分析课程是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及医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利用特定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形态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分为两篇,其中上篇原理部分分为16章,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循环伏安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联用技术;下篇为实验部分,共48个实验,包含了各种与上篇原理部分分析方法相对应的实验或综合性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应用化学、食品、农学、生物专业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作材料和参考。
作者简介
郭明,浙江农林大学,教授,199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200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化学生物学); 2005-2007年于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开展博士后工作,林产化工专业(生物质材料方向)。2007-2010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药理学专业。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一等资助);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并完成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参加者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 发表论文120余篇,SCI/EI收录40篇(第作者27篇)。授权专利4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序一)。 长期从事结构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目录
上篇 原理部分 第1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 1.1 方法原理 2 1.2 仪器结构与原理 4 1.3 实验技术 6 1.4 特点与应用 7 第2章 红外光谱法 10 2.1 方法原理 10 2.2 仪器结构与原理 12 2.3 实验技术 14 2.4 特点与应用 15 第3章 分子荧光光谱法 17 3.1 方法原理 17 3.2 仪器结构与原理 19 3.3 实验技术 20 3.4 特点与应用 21 第4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24 4.1 方法原理 24 4.2 仪器结构与原理 24 4.3 实验技术 26 4.4 特点与应用 29 第5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33 5.1 方法原理 33 5.2 仪器结构与原理 34 5.3 实验技术 37 5.4 特点与应用 38 第6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41 6.1 方法原理 41 6.2 仪器结构与原理 45 6.3 实验技术 46 6.4 特点与应用 49 第7章 质谱分析法 52 7.1 方法原理 52 7.2 仪器结构与原理 54 7.3 实验技术 56 7.4 特点与应用 57 第8章 气相色谱法 61 8.1 方法原理 62 8.2 仪器结构与原理 64 8.3 实验技术 67 8.4 特点与应用 68 第9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72 9.1 方法原理 72 9.2 仪器结构与原理 73 9.3 实验技术 77 9.4 特点与应用 78 第10章 电位分析法 81 10.1 方法原理 81 10.2 仪器结构与原理 81 10.3 实验技术 84 10.4 特点与应用 86 第11章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88 11.1 方法原理 88 11.2 仪器结构与原理 90 11.3 实验技术 92 11.4 特点与应用 92 第12章 循环伏安分析法 94 12.1 方法原理 94 12.2 仪器结构与原理 95 12.3 实验技术 95 12.4 特点与应用 96 第13章 X射线衍射分析法 98 13.1 方法原理 98 13.2 仪器结构与原理 100 13.3 实验技术 100 13.4 特点与应用 101 第14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 103 14.1 方法原理 103 14.2 仪器结构与原理 107 14.3 实验技术 109 14.4 特点与应用 111 第15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 113 15.1 方法原理 113 15.2 仪器结构与原理 114 15.3 实验技术 117 15.4 特点与应用 121 第16章 联用技术 123 1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23 16.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28 16.3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132 16.4 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136 下篇 实验部分 实验一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溶剂效应 139 实验二 紫外吸收光谱鉴定物质的纯度 142 实验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145 实验四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147 实验五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反式脂肪酸 150 实验六 茵陈蒿酮红外光谱的测绘 152 实验七 分子荧光法测定荧光素钠的含量 154 实验八 分子荧光法定量测定维生素B2 的含量 156 实验九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奎宁的含量 159 实验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主要性能检定 161 实验十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铜、铁、钙、锰和锌 165 实验十二 微波消解ICP-AES法检定当地土壤中的常见重金属含量 168 实验十三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 171 实验十四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 173 实验十五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 175 实验十六 薄荷醇的核磁共振碳谱(COM谱与DEPT谱)的测绘 177 实验十七 核磁共振氢谱法定量测定乙酰乙酸乙酯互变异构体 179 实验十八 阿魏酸的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测定及解析 182 实验十九 正二十四烷的质谱分析 184 实验二十 聚合物和蛋白质的MALDI质谱分析 186 实验二十一 扑尔敏、阿司匹林固体试样的质谱测定 189 实验二十二 气相色谱柱有效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192 实验二十三 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 195 实验二十四 香水成分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198 实验二十五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 200 实验二十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扑热息痛的含量 202 实验二十七 饮料中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4 实验二十八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微量F- 206 实验二十九 电位滴定法测定果汁中的可滴定酸 208 实验三十 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溶液pH 210 实验三十一 电重量法测定溶液中铜和铅的含量 213 实验三十二 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 215 实验三十三 库仑滴定法测定砷的含量 217 实验三十四 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 219 实验三十五 循环伏安法研究乙酰氨基苯酚的氧化反应机理 222 实验三十六 植物油中生育酚的伏安行为及其含量测定 225 实验三十七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实验 228 实验三十八 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青霉素钠 230 实验三十九 X射线衍射仪测定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 232 实验四十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与分析 234 实验四十一 扫描电镜样品观察 236 实验四十二 扫描电镜观察中国南方早古生代页岩有机质 238 实验四十三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分析 240 实验四十四 透射电镜表征不同结构粉状纳米材料 244 实验四十五 锦葵科植物花粉壁的透射电镜观察 246 实验四十六 GC-MS检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残留 248 实验四十七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食用油脂肪酸组成 251 实验四十八 蜂蜜中抗生素残留的HPLC-MS分析测定 253 参考文献 2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