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4辑)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4辑)

  • 字数: 228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编者:汪新建//吕小康|
  • 商品条码: 97875194756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内容主要分为四章,分别讨论了医患社会心态的治理理论,医患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建设路径,医患纠纷的网络报道与评论对受众对医信任倾向的影响与机制、治疗费用与医方态度影响患方对医刻板印象、医疗场景下群际威胁和群体愤怒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及医疗建议采纳情景中的对医评价及责任分配等实验结果,以及中国民众医疗获得感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供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也可为医疗机构、卫健委等专业组织和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汪新建,  男,生于1956年3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曾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15JZD030),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医患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与治理路径”(21ASH012)。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吕小康,  男,生于1982年7月,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医患关系与健康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心态培育等健康科学相关的实证与政策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医患社会心态的网络空间治理研究”(20ASH015),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项目若干项,获天津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两次。
目录
第一章 医患社会心态治理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何以“治心”?论心理学如何服务于社会治理 一、心态秩序的内涵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二、中国心理学传统中的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三、“治心”视角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 四、建设“为了善治”的中国心理学 第二节 社会心态研究的学术谱系与主要议题 一、社会心态研究的学术谱系 二、社会心态的概念结构、测量路径与生成机制 三、社会心态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结语:迈向助推社会治理的社会心态研究 第三节 从“学理”到“治理”:中国医患社会心态研究42年 一、医患社会心态的“前理论”探讨(1980—1999) 二、医患社会心态的多视角探讨(2000—2015) 三、医患社会心态的学术独立与治理实践(2016—2021) 四、结语:发展政策科学导向的医患社会心态治理研究 第四节 医患社会心态的情感治理 一、情感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二、情感治理的双重逻辑 三、医患社会心态的情感动力机制及其治理路径 四、余论 第五节 疾病的概念隐喻及其社会心理效应 一、引言 二、疾病与医学的隐喻 三、疾病隐喻的社会心理效应 四、结语 第二章 医患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从关系治理到共同体建设:重建医患信任的协同路径 一、医患信任是技术信任与关系信任的统一 二、“关系”退出与医患信任的单维化 三、关系治理与情理秩序的建立 四、从医患关系治理到医患共同体建设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中的医患共同体建设 一、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医患紧张 二、风险社会中的医患共同体 三、医患共同体的建设主体及其协同路径 四、迈向人性化情感化的现代医患共同体 第三章 患方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医患纠纷的网络媒体报道—在线评论对受众对医信任倾向的影响与机制 一、网络媒体报道—在线评论的方向对受众的影响 二、在线评论的性质对受众的影响 三、研究1:网络媒体报道方向与在线评论方向对对医信任倾向的影响 四、研究2:网络媒体报道方向、在线评论方向与评论内容性质对对医信任倾向的影响 五、讨论 六、结论 第二节 治疗费用与医方态度影响患方对医刻板印象 一、医方群体的刻板印象 二、治疗费用和医方服务态度交互影响医方刻板印象 三、研究1:患方对医刻板印象 四、研究2:医生治疗态度在治疗费用影响刻板印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