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DK魔法百科

DK魔法百科

  • 字数: 425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英国DK出版公司|译者:由美
  • 商品条码: 9787522524726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全球各地魔法信仰与实践的百科全书,帮助您快速了解魔法的源流分支、关键人物、关键神灵、宗教组织等知识,也搜罗了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到《魔戒》《哈利·波特》等流行作品中涉及的魔法话题。全书设置了丰富多彩、简明易懂的专栏版块,配有大量考古文物及艺术作品的精美图片,并通过图表详细解析魔法和神秘学的各种象征符号。 从人们耳熟能详的手相术、占星术、塔罗牌、魔药和护身符,到神秘深奥的魔典、玫瑰十字会、赫尔墨斯主义和卡巴拉传统,再到北极冰原上因纽特人安抚海中老妪的仪式或非洲雨林中钉满钉子的尼孔蒂人偶,千变万化而魅力无穷的新奇魔法知识将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顾 问:[英] 索菲·佩奇(Sophie Page),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专长为中世纪魔法和占星术。撰写前言者:[英] 苏赞娜·利普斯科姆(Suzannah Lipscomb),英国罗汉普顿大学教授,历史学家、作家,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和高等教育学院院士,专长为 16 世纪的英国、法国历史。编写者:[英] 托马·屈桑(Thomas Cussans),自由职业的法国历史学家、作家,一系列畅销历史地图集的出版人。[英] 约翰·法恩登(John Farndon),作家、剧作家、作曲家和诗人,剑桥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皇家文学基金会研究员。[英] 安·凯(Ann Kay),文化史的作家和编辑,拥有艺术史硕士学位。[英] 菲利普·帕克(Philip Parker),历史学家、前英国外交官和出版人,也是一位广受好评的作家和获奖编辑,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读史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学习国际关系。 译者简介 由美,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曾从事科幻图书编辑工作,现为自由职业译者,译有《科幻界漫游指南》《其主之声》《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等社科文艺类图书十余种。 校注者简介 韦用武,德国班贝格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曾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隐秘愿景:西方神秘学研究”“奥秘世界:西方神秘学前沿领域研究”交换项目,主讲“西方神秘学研究基础”系列线上讲座。
精彩导读
恶魔与现代女巫的诞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恶魔学 在文艺复兴时期受过教育的欧洲人看来,巫术的核心就是恶魔。恶魔被认为是邪恶的灵体,它们能够获取神秘力量,但无法超越上帝创造的自然世界的范围。恶魔学(对恶魔的研究)借鉴了各种早期文化,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对恶魔和邪神的信仰(参见第 18 页—21 页),早期的伊斯兰文化中的镇尼(参见第 78 页—81 页),以及古希腊文化中的守护神(daimon 是表示此类神灵的词语之一)。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对上述思想加以扩展,比如奥古斯丁曾断言恶魔是存在的,而且它们可以进入人的身体。 为撒旦工作 在基督徒的观念中,撒旦也被称为路西法、巴力或别西卜,他是众恶魔的王子,恶魔们辅佐在侧。撒旦作为恶魔之首是文艺复兴时期恶魔学的核心角色,这一事实既是基督教信仰中恶魔研究的根基,也鼓励了对所谓恶魔魔法实践者的异端指控。在 16 世纪 80 年代《巫师的恶魔狂热》一书的序言中,法国哲学家、法学家让·博丹引用了一段更早的文本,强调人们不应与恶魔签订协议。文中说:“……恶魔是上帝及人类的无畏且无情的敌人。” 人们还认为恶魔屈服于《圣经》中的所罗门王—因此所罗门仪式非常重要,此类仪式能够调用圣力,在仪式魔法中控制恶魔(参见第 143 页)。 知晓其名 受基督教天使等级制度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秘学文本通常按重要性顺序列出恶魔的名字,并附有召唤每个恶魔所需执行的特定巫术的细节。这些等级系统的不同版本在民间流传,特别是 17世纪中期《所罗门的小钥匙》的“召魔术”部分,列出了 72 位恶魔。研究者认为这份所罗门式的名单是根据《恶魔的伪国》编写的,而后者构成了阿格里帕的学生、荷兰医生兼神秘学家约翰·维耶尔所著《论恶魔的伎俩》(1563 年)的一部分。 魔鬼代言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神职人员和哲学家经常描绘女巫如何与众恶魔以及撒旦本人合作;许多人撰写了关于女巫本质及其与恶魔互动的详细指南。关于女巫与恶魔的关系,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恶魔必然受到女巫的控制,而另一些人认为恶魔也可能是女巫的帮手。颇具影响力的英国清教神职人员威廉·珀金斯则认为,与撒旦结盟是定义女巫的条件之一。在他看来,不存在所谓的“好”女巫,因为所有的女巫都与撒旦为伍。他的主要著作《论永受诅咒的巫术技艺》(1608年)把这一流行于欧洲大陆的思想介绍到了英国和北美。 恶魔的影响 许多书中详细描述了涉及恶魔的巫术,其作者经常使用“邪术”一词来描述这种恶意魔法,比如德国教士海因里希·克雷默所著的《女巫之锤》(1484 年)以及意大利神父弗朗切斯科·玛 利亚·瓜佐的《邪术概略》(1608 年)。这两部作品以及让·博丹的作品都在猎巫运动(参见第 178页—181 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博丹同样坚信恶魔的存在,他坚决反对巫术,并参与了对女巫的迫害。荷兰医生约翰·维耶尔在《论恶魔的伎俩》(1563 年)中采取了反对迫害的立场,然而这与传统的反巫术教条是相悖的。他认为巫术源于妄想或精神不稳定。 现代女巫的出现在现代欧洲的语境中,巫师是指与恶魔有牵连的女人,这一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巩固,大多数巫术审判案都是针对女性的。民众在为自己的不幸寻求超自然解释时,往往会把矛头指向邻里中的贫困女性,尤其是单身的贫困女性。人们也认为女性更容易受到魔鬼的影响。珀金斯在《论永受诅咒的巫术技艺》中宣称:“女性是孱弱的性别,她们比男性更早被魔鬼幻想缠住。”此类观念与“邪恶巫婆”形象一样,延续了数个世纪。
目录
中文版导读 前言 古老的起源(史前—公元400年) 引言 仪式的诞生:史前魔法 魔法无所不在:美索不达米亚魔法 宇宙之力:古埃及魔法 应对来世的魔咒 奇迹与禁术:古希伯来魔法 法师的力量:古代波斯魔法 征召众神:古希腊魔法 解读神的意志:古希腊占卜 希腊魔法与神话 国家权力、科学与迷信:罗马魔法 隐秘笼罩之下:秘教 植物的治愈力 生与死的灵药:古代中国魔法 确保宇宙和谐:古代中国占卜 “魔法部”:古代日本魔法 众神的传说:古代印度魔法 宇宙的周期:玛雅魔法 诅咒与良方(400年—1500年) 引言 持魔杖者:北欧魔法 卢恩符文 鼓声与恍惚:芬兰萨满信仰 德鲁伊的传说:凯尔特神话与魔法 基督教与神秘学:中世纪拜占庭魔法 圣物与神奇:魔法与早期伊斯兰教 行星之力:阿拉伯占星学与星象魔法 防护之物 我以言说而创造:犹太魔法与神秘主义 天使字母:卡拉科特的传播 欧洲民间魔法:平民魔法传统 交感、圣徒、草药与体液:魔法与医学 曼德拉草的传说 神力与邪魔:魔法与中世纪基督教 水晶和宝石 魔力之辞:魔法手册 巫师、国王与恶龙 召唤恶魔与亡者:中世纪招魂术 恶魔契约:受到审查的巫术 圣殿骑士团的覆灭 学者与巫魔会(1500年—1700年) 引言 民间智者:大众魔法实践 魔法还是幻觉? 烟雾镜:阿兹特克巫术 哲学魔法:赫尔墨斯主义、神性与宇宙 神性的秘密:卡巴拉传统 仪式的高等技艺:仪式魔法 魔法与早期科学:自然哲学与神秘哲学 幻想还是科学?:炼金术的黄金时代 艺术中的炼金术 玫瑰与十字架的秘密:玫瑰十字会 仰观宇宙:西方占星学 占卜工具 预知之力:历书与历法 一切知识的密钥 误读当地文化符号:殖民地奇遇 舞台上的巫术: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魔法 莎翁笔下的顽皮精灵 恶魔与现代女巫的诞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恶魔学 恐怖的惩罚:女巫审判 魔法人偶 妄想与诡计:揭穿巫术 超自然帮手:女巫的亲随 塞勒姆女巫审判 秘密与仪式(1700年—1900年) 引言 所罗门的智慧:共济会与神秘主义 科学还是魔咒?:欧洲民间魔法 童话故事 埋藏的物品与借来的符号:北美民间魔法 万物皆灵:伏都与胡都 有害植物 驾驭生命力:梅斯默学说与催眠术 解读卡牌塔罗牌 大阿卡纳 浪漫主义艺术:浪漫主义与叛逆 哥特魔法 与死者交谈:通灵运动 与灵体沟通:灵媒与降神会 通灵板 纹理之间:手相术 建立轮回体系:唯灵论的诞生 变!变!变!早期舞台魔术 神圣智慧:神智学 圣诞精灵 赫尔墨斯派黄金黎明协会:隐秘科学、奥秘与仪式魔法 象征主义与神秘主义:魔法在世纪之交的法国 现代魔法(1900年以后) 引言 野兽的魔法:克劳利与泰勒玛 人与神是统一的:德国神秘主义复兴 卢恩符文占卜 富有灵性的术士们:20世纪早期魔法社团 神奇戏法:魔术占据舞台中心 不只是迷信:殖民时代的人类学家 魔法与奇幻小说 威卡与巫术:现代女巫 威卡工具 “古老宗教”斯特雷盖里亚 汲取自过去:新异教运动 魔法与音乐 治疗之力:灵性与萨满信仰面面观 丛林中的幻象 身、心、灵:新纪元实践 崇拜自我:撒旦教 现代圣符 与亡者共舞 奇观盛宴:作为现代娱乐的魔术 没有规则的魔法:混沌魔法 从老妪到主角:影视作品中的女巫 他人的能量:互联网时代的巫术 增补注解 术语表 译名对照表 致谢与声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