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史密斯日记与笔记:1941-1995

海史密斯日记与笔记:1941-1995

  • 字数: 730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作者: (美)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编者:安娜·冯·普兰塔|译者:吴杨
  • 商品条码: 97875327905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8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美国文坛,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是一个尤为独特的名字。她以天才少女的姿态闯入文坛,第一部长篇小说就被希区柯克翻拍成同名电影《列车上的陌生人》,用笔名出版的半自传小说《卡罗尔》是美国同性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而深入探问读者内心黑暗面、有过多个电影版本的《天才雷普利》更是超越了类型小说的范畴,跻身伟大文学的行列。 海史密斯身后留下了8000多页日记和笔记,本书由她的编辑耗时数十年精心编校,并配以从未公开过的私人照片及档案文件。帕特基本上一直用两种叙事记录自己的生活:日记详细描述了她紧张的、时而痛苦的个人经历,笔记则帮助她把这些经历进行理性加工,并构思自己的写作。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帕特的居住地点划分为五个时期,从最初的美国时期,到辗转欧洲各地的中年岁月,再到她在瑞士的暮年。日记和笔记的条目相互交织、紧密相连,笔记和日记各成一体,分开阅读也不成问题,但对应起来阅读,才能获得对她全面的认识——用帕特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一个作者,终其一生都在隐藏故事中取材自她个人经历的部分,那么她的小说会更容易让我们远离作者,而不是引领我们走近她。除了帕特本人的生活和创作,读者也得以窥见当时欧美文化圈的风流盛况——透过帕特这个“局外人”的视角,获得从未有过的独特体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美国女作家,1921年生于得州沃斯堡。她的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于1951年出版,并被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一鸣惊人。1955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及其后续系列作品更是奠定了她在类型文学中的至高地位。近年来,随着评论家不断发掘其作品的内涵,她身后的声誉甚至比生前还高。在数年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她高居榜首。
目录
\\\"【目录】: 前言 1921—1940年: 早年生活 1941—1950年: 纽约的青春,以及不同的写作方式 1951—1962年: 往返于美国和欧洲之间 1963—1966年: 英格兰,定居的诱惑 1967—1980年: 回到法国 1981—1995年: 在瑞士的暮年 帕特·海史密斯的社会大学:国际女性密友圈 致谢 海史密斯生活和创作大事年表 语种说明 日记编纂说明 书目索引 参考书目 图片权利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