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跨国华语电影研究文丛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跨国华语电影研究文丛

  • 字数: 438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澳)马宁
  • 商品条码: 97875426374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马宁 1954年生于上海,澳籍中国学者,1992年获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视觉艺术系影视学博士学位。他曾在格里菲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西悉尼大学担任讲师多年,现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他研究兴趣广泛,涉及影视艺术、国际政治和国际新闻、广告和跨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通俗剧电影研究 一 跨文化通俗剧研究的空间转向 二 早期电影史研究中的范式转变 三 都市通俗文化与多重现代性 四 社会空间分析与现代民主政治 五 微观权力政治与弱势通俗剧理论 第二章 本土弱势通俗剧的缘起和发展 一 惯习,场域,音乐与弱势文化生产 二 神秘道德感知的弱势表达 三 影戏、游戏与通俗剧电影 四 早期电影中的国族想象 五 乐音艺术,风气说与民主政治 第三章 多重现代性的性别表征:从粉面女郎、盛装美眷到新女性 一 弱势文化生产的多重性别表征 二 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电影中的性别政治 三 阴阳通变思想与新旧民主革命 四 白话现代主义的跨界女性形象 五 左翼电影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第四章 五四新文学中的弱势话语实践 一 视觉现代性与阅读政治 二 异质空间与域外思想 三 皱褶作用与主体化过程 四 中间物意识与连接式表达 五 弱势话语实践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第五章 新旧市民电影与都市反空间建构 一 异质空间中的市民社会与教育电影 二 体制空间内外的左翼电影 三 新市民电影中的微观权力政治 四 左翼艺术剧社与弱势电影实践 五 弱势声音配置与左翼民主政治 第六章 金本位,银本位与左翼电影的流通性 一 全球文化经济中的金本位与银本位 二 族裔人口与思想和意识形态景观 三 文化翻译与秩序重建 四 认知范式转变与新社会契约 五 社会危机表征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第七章 感知反应场与情感结构 一 通俗剧与传统美学感知体系 二 情感结构的历史纬度 三 视听情境解读与情感表达 四 从诗意代言到互动对话 五 集体救赎与共同文化建构 第八章 反思现代性与开放诗学 一 反思媒介与反思现代性 二 社会危机与开放诗学 三 动态结构与辩证意象 四 移动表演与主体间性 五 批判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第九章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一 白话,俗话与国语电影 二 异质性叙事与想象共同体建构 三 从银幕艳史到左翼集锦 四 隐性集锦片与意义生产网络 五 新星丛与新想象 主要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