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课程分析/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课程分析/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 字数: 302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美)乔治·J·波斯纳|译者:仇光鹏
  • 商品条码: 97875617559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乔治·J·波斯纳博士(Dr.George J.Posner)是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v)的退休教授。他于1965年在尤宁大学(Union University)获心理学学士学位,1970年在尤宁大学(Union University)获物理学教育硕士学位,1972年在奥尔巴尼大学(Albany University)获课程学博士学位。在超过35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一直辛勤地在培育年轻人的教职岗位上工作,是一位非常活跃的教师和教育者。他在康奈尔大学工作有31年之久,参与了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与教育的协调工作,特别是他的授课广受欢迎。他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发表了30多篇文章;在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领域,他被聘为许多国家、州政府、大学、中小学、基金会的顾问;他是《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的作者,该书已经重版6次;也是《一线经验——反思性教学指南》的作者,该书已经重版5次。此外,波斯纳博士还曾在依思卡城市学区教育董事会任职,也曾在奥尔巴尼学院任教。他从康奈尔大学退休后,经权威机构认证,成为一名教育规划专家,建立了一个教育咨询机构,来帮助家庭进行个别教育。他与艾德丽安结为伉俪,有两个已婚的女儿,一个在纽约罗切斯特做兽医,另一个在纽约市从事特殊教育。
目录
作别“罐装”走近真实代总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课程的文本和缘起 第一章 课程的概念和课程研究的目的 课程研究 课程的含义 课程的结构 课程分析的结构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分析 对一门课程(人类:一门研究课程)的概述 怎样来选择适于分析的课程 课程分析问题 第二章 给课程定位 课程开发人物一瞥 课程背后的故事:问题的陈述 课程背后的故事:课程规划的焦点 课程分析问题 第三章 课程的理论视角 传统的视角 经验主义的视角 学科结构的视角 行为主义的视角 建构主义的视角 课程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 课程本体 第四章 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基本的概念 课程的训练和教育情境 目标、目的和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 技术和内容 5种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相关的视角 课程分析问题 第五章 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不同的视角 聚焦:两种处理课程目的和内容的方法 行为主义 建构主义 这两种视角的局限 课程目标的支配性功能 课程分析问题 第六章 课程组织——基本的概念 基本的术语 基本的结构 典型的宏观水平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原则 认识论的纬度:知识的结构 政治和社会学的纬度 课程分析问题 第七章 课程组织——不同的视角 聚焦:课程组织的三种方法 自上而下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 项目模式 认识论基础 课程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实际应用中的课程 第八章 结构因素——基本的概念 教学任务 结构因素 课程改革的幻觉——一种言语的警示 课程实施的视角 意义导向的课程 结构因素:一种多元文化的观点 技术和结构因素 课程分析问题 第九章 课程实施——冲突的方法 聚焦:课程实施的两种方法 研究、开发、传播模式 M:ACOS课程实施的个案 合作模式 课程分析问题 第十章 课程评价——基本的概念 基本的术语 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标准化测试作为决策工具 技术在评价中的角色 一门课程提供的评价信息 评价计划作为课程分析 课程评价的视角 课程分析问题 第十一章 课程评价——冲突的视角 关注:评价的方法 以测量为基础的评价 整体评价 意识形态的潜流 课程分析问题 附录 课程评论 回顾和评论 修正过的反思性折衷理念 对课程研究的回顾 课程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