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45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谢安邦//张东海
  • 商品条码: 97875617828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张东海,江西赣州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学术制度史、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高等教育国际比较,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教育基金项目,并参与多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研究。 谢安邦,江苏常州人,教育学博士,现任澳门理工学院访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主持和参加完成了30余项国家、部、市等重点课题和咨询课题的研究,获20余项优秀科研、论文奖。著和主编《师范教育论》、《高等教育学》等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规划组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全人教育思潮概说 二、全人教育思潮在我国的传播 第二章 全人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全人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一、反主流文化运动 二、新时代运动 三、人本主义思潮 四、全人教育对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批判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 一、“范式论”的全人教育 二、批判理论视野的全人教育 第三节 全人教育的范式:基于新的世界观与人性假设 一、两种世界观的碰撞 二、全人教育关于人性、智能和学习的假设 三、全人教育的思想特征 第三章 全人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整体论哲学 二、永恒主义哲学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其他思想基础 一、超个人心理学 二、其他心理学理论 三、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全人教育的教育理论渊源与思想实践先驱 一、全人教育的教育理论渊源 二、全人教育的思想实践先驱 第四章 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 二、全人教育的共同文化主题 三、全人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课程观 一、全人教育的知识观 二、全人教育对课程的定义及其核心观念 三、基于“关系”的课程观 第三节 全人教育的教学观 一、各课程板块的具体教学方法 二、整合学习:全人教育教学观的本质 三、全人教师的培养 四、创建学习社区 第四节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环境教育的目标 三、环境教育的几个基本假设 四、环境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第五节 全人教育简评 一、全人教育的启发意义 二、全人教育的局限 第五章 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 第一节 重构教育:“为人的伟大而教”的教育框架 一、“为了人的伟大”: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人的伟大而教” 三、“为人的伟大而教”的实践案例 第二节 学校层面的全人教育改革 一、美国的可选择学校 二、加拿大的全人教育学校 三、华德福学校 第三节 课程、教学领域的全人教育改革 一、金橡树学校的快乐阅读计划 二、“垃圾循环利用”主题单元教学:环境教育实验 第六章 全人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东方思想意蕴 一、东方思想中的“整体”观 二、“整体的人”的中国式解读 第二节 我国学者对全人教育的理解 第三节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高校的全人教育实践 一、台湾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 二、香港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 第七章 全人教育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第一节 全人教育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 一、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二、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 三、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高校通识教育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环境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环境教育 一、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 二、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高校环境教育 结语 一、深刻的片面与片面的深刻:全人教育的两面性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