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刘登翰
  • 商品条码: 97875426251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1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一、世华文学美华文学 二、移民和移民者文学 三、唐人街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 四、双重经验和跨域书写 五、文化主题和文学互动 第二章 美华文学的历史开篇——20世纪初期反美华工禁约文学 一、从华工禁约到反美华工禁约文学 二、《逐客篇》:一位外交官的抗争之作 三、《苦社会》:美华文学的开篇之作 四、“天使岛”诗歌:悲郁和抗诉 五、反美华工禁约文学的潜隐影响 第三章 文学盗火者的现代性追寻——五四前后旅关留学生与中国新文学运动 一、“文学革命”的酝酿与尝试 二、白璧德与留美学生文化守成思想的形成 三、“大江会”的理论批评与文学实践 第四章 中国儒道精神的西方展示——30年代后林语堂旅美时期的英文小说 一、《京华烟云》:以道家精神和儒家伦理构筑的中国人生 二、《朱门》:以传奇精神追溯中国古代文化 三、《奇岛》: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乌托邦” 第五章 五四精神的绍续和家国情怀的寄托——战后兴起的“白马文艺社” 一、“白马文艺社”:一个被忽略的文学群体 二、“白马文艺社”的文化精神谱系 三、鹿桥和唐德刚的小说创作 四、艾山与“白马文艺社”的诗歌创作 五、“白马文艺社”的散文创作 第六章 漂泊异邦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困惑——五六十年代旅美台湾文群的家国与民族认同 一、两岸分隔背景下台湾文群的文学书写 二、边缘人的认同困扰和民族情感诉求 三、跨文化想象与美学经验 第七章 多元化的女性叙述、国族寓言及其他——70年代寓美台湾文群的多重精神向度弱 一、国族寓言的边缘发声:流离的华人女性文化英雄 二、民族意识与左翼的忧郁 三、跨文化经验下的世界主义视野:以诗人非马为例 第八章 草根意识的历史叙事与现实关注——旧金山的华人作家群 一、历史叙事与草根意识 二、草根古典诗学与性别政治 三、另一种“新写实” 四、诗与散文的世界 第九章 表达世界方式的自由切换——80年代的新移民文学 一、从留学生文学到新移民文学 二、新移民中的淘金者文学和留学生文学 三、女性作家领军的美华新移民小说创作 四、蓬勃兴起的新移民散文与诗歌创作 五、新移民文学的希望 第十章 华裔美国时空与中国文化主题的变奏——华裔英文创作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华裔作家的中国意识和唐人街世界 二、华人族裔历史的文学建构 三、文化身份的蜕变:从“支那崽”到“美国佬” 第十一章 从情感宣泄到突破成规——美华文学中的网络写作 一、美华网络文学的历史 二、大浪淘沙:美华网络文学中的小说 三、潮起潮落:美华网络文学中的散文 四、如歌行板:美华网络文学中的诗歌 五、美华网络文学的问题与前景 第十二章 语际论述与开放的阐释模式——美华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研究 一、美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概述 二、美华文论六大家 三、美华文论影响之反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