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 字数: 36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谢建文
  • 商品条码: 97875426518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谢建文编写的《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基于 国内外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内已形成的研究成果,针 对既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与断裂处,采用沃·威尔什 等人的后现代观,结合德语文化语境要素,核心性地 考察德语当代文学中后现代的发生、发展和构成,同 时引入作家、作品坐标,经由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 析和断面探讨,以历时和共时的参证互见,在一系列 关系考察中,厘定后现代框架下的重要作家与作品, 剔析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肌理和细层,清理其与其 他文学现象间的联系性,史论结合,以期准确把握和 揭示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与美学特质。
作者简介
谢建文 1984年武汉大学文学学士,1996年武汉大学文学硕士,200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曾多次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学习和研修。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现当代文学与文学理论。完成所主持或独立承担的校级、省部级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3部(副主编)和文学译著6部(含合译),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十篇。曾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现代与后现代 第一节 概念意义 第二节 关系之辨 第二章 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诗学讨论 第二节 历史脉络 第三章 言语游戏与语言真实:《骂观众》、《卡斯帕尔》和《剪贴》 第一节 戏剧模式与句法逻辑:汉德克的《骂观众》和《卡斯帕尔》 第二节 “词语文化泥潭”与图像突围:布林克曼的《剪贴》 第四章 主体消解与社会批判:《消除》、《米奈蒂》、《修正》、《短简于长别》和《年轻人》 第一节 艺术家与对立的现实:伯恩哈德的《消除》、《米奈蒂》和《修正》 第二节 寻访与游戏:汉德克的《短简于长别》 第三节 主体衰败:施特劳斯的《年轻人》 第五章 发现的幻象:《缓慢的发现》和《最后的世界》 第一节 慢的逻辑与陷阱:纳多尔尼的《缓慢的发现》 第二节 文本踪迹:兰斯迈尔的《最后的世界》 第六章 日常生活的平面叙事:《纤维之国》、《个人专辑》和《简单的故事》 第一节 边缘性耗费:克拉赫特的《纤维之国》 第二节 流行乐标记:施图克拉德一巴勒的《个人专辑》 第三节 乌托邦瞬时:舒尔策的《简单的故事》 第七章 革命与历史的寓意表达:《任务》 第八章 写作框架下的性别话语:《埃德蒙德:渴念的故事》和《雨的小说》 第一节 爱与写作:洛伊珀尔特的《埃德蒙德:渴念的故事》 第二节 临水诱惑:杜维的《雨的小说》 第九章 身体性的后现代嬉戏:《香水》、《睡眠兄弟》、《狐蝠》和《颅底课》 第一节 气味动力学:聚斯金德的《香水》 第二节 听能和乐音里的爱与死:施奈德的《睡眠兄弟》 第三节 历史沉默的回声:拜尔的《狐蝠》 第四节 神经生理学隐喻:格林拜恩的《颅底课》 第十章 结论 附录 一 缩略语 二 研究所涉文本 三 作家作品与文集 四 作家研究中文小辑 五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