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高轩
  • 商品条码: 97875426517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轩编写的《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 介绍了研究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以上述 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并构建了政府组织协同的解 释框架,概括了协同以及政府组织协同等概念的涵义 ,并阐释了政府组织研究与协同论的契合性。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高轩(1982一),山东泰安人,2011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近年来,主要从事于政府(部门)间关系、区域合作与治理、政府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并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视野》、《行政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政府组织协同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协同学基本原理 一 协同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协同学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系统理论 一 前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思想 二 现代系统理论 第三节 政府组织协同的政治学视角 一 治理理论 二 组织间网络理论 第二章 政府组织协同的解释框架 第一节 政府组织协同的概念 一 协同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 政府组织协同的含义 第二节 协同论与政府组织的契合性 一 政府组织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 二 政府组织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必要性 第三节 影响政府组织协同的变量 一 影响政府组织协同的序参量 二 影响政府组织协同的其他变量 第四节 政府组织协同的协同效应 一 政治:提高政府公共性 二 经济: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 三 社会: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高质高效 第三章 比较分析:西方国家政府组织协同状况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关系协同状况 一 较为合理的政府间结构 二 政府间集权与分权的适度平衡 三 较为明晰的政府间职责配置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间关系协同状况 一 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二 较为有效的部门间协调机构与机制 三 政府部门间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 第四章 历史分析: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组织协同状况 第一节 建国以来政府间关系协同状况 一 建国以来纵向政府间关系协同状况分析 二 建国以来地方政府间横向间关系协同状况 第二节 建国以来政府部门间关系协同状况 一 部门间结构初步形成时期(1949—1954) 二 部门间结构调整时期(1955~1976) 三 部门间结构渐进改革时期(1977—1991) 四 部门间结构深层发展时期(1992一至今) 第三节 归纳与总结 一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政府组织间关系的重视是政府组织协同性日益提高的重要控制变量 二 经济体制是影响政府组织协同性的根本原因 三 集权和分权的循环影响政府组织间关系的协调 苦五章 关于当前我国政府组织协同状况的思考 第一节 当前我国政府间非协同性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当前我国政府间非协同性的表现 二 当前我国政府间非协同性的原因 第二节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困境 二 当前我国政府组织关系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提高我国政府组织协同性的思考 一 提高我国政府间关系协同性的路径思考 二 提高政府部门间关系协同的路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