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部诗人昌耀研究

西部诗人昌耀研究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肖涛
  • 商品条码: 97875426506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部诗歌作为西部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 构建二十世纪的西部文学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 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在当代文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二十世纪的中 国诗歌来说,昌耀是中国诗坛一位有待人们进一步评 价和认识的重要诗人。 肖涛著的《西部诗人昌耀研究》从文学史的视野 对昌耀及其作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梳理,旨在探寻 昌耀精美诗歌文本之后的人生。本书试图通过文学史 的研究方法,结合对诗歌文本的审美分析,以及心理 学层面的分析探究,对西部诗人昌耀做一个整体上的 梳理,以期对上述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遗漏进行必要的 补充和完善。同时,通过对发生在中国社会的那些与 文学相关的具体历史事件的考察来尽可能全面且客观 地评价一个诗人。
作者简介
肖涛,女,新疆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以及兵团文学和西部诗歌的研究工作。
目录
引言:对诗人昌耀研究的缘起与实现 第一章 激情岁月的放歌与青海高原的自然风情 第一节 诗心起源:谣曲,寂寞童年的终身记忆 第二节 英雄情结:少年歌者的激情岁月 第三节 异域感召:青海高原的风情写生 第二章 荒原流放中的心灵独语 第一节 《林中试笛》:头带荆冠的岁月之始 第二节 政治经济狂热影响中的《哈拉库图人与钢铁》 第三节 1962:饥馑年代的生命手记 第四节 草原初章:高原古老地力感应中的生命支撑 第三章 复出后的心灵史记 第一节 秋之声:“归来”之歌 第二节 在乡途:行旅感怀 第三节 《大山的囚徒》:囚徒的岁月之思 第四节 慈航:爱与良知的史书 第五节 雪·土伯特女人·孩子:西羌雪域的温暖记忆 第四章 生命意识的觉醒与青藏高原的形体造型 第一节 爱与死:生命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诗的礼赞:对诗歌审美的探索 第三节 旷原之野:西行中的悼古情怀 第四节 圣迹:青藏高原形体与西部生命的浩瀚 第五节 驿途:“时间”吟咏中的宿命孤独感 第六节 湖畔:寂静中的风景 第五章 常态生存中的百年焦虑与灵魂烘烤 第一节 内心激情:光与影子的剪辑 第二节 在雨季:从黄昏到黎明 第三节 听候召唤:赶路 第四节 噩的结构:悲怆的前行之路 第五节 《哈拉库图》:苍茫沉重的生命感伤 第六节 极地居民:头戴便帽的城市造访者 第六章 个人情感遭际的困惑、焦虑与惆怅 第一节 圣咏:关于《酒杯》 第二节 痛·怵惕:从“冰湖坼裂”到“一十一支红玫瑰” 第三节 圣桑《天鹅》:无以名之的忧怀 第四节 意义空白:因爱无果而产生的致命荒诞感 第七章 悒郁的生命排练与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 第一节 《唐·吉诃德军团还在前进》:生存荒诞的致命延续 第二节 《一天》:内心红色情结的暮年回首 第三节 遗闻录:病痛中对生命过程痛苦而深重的反思 第八章 文学史视野中的昌耀 第一节 不容模拟的诗歌风格及意象流变中的生命视野 第二节 对于当代诗歌及西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