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变中之痛

变中之痛

  • 字数: 235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陈映芳
  • 商品条码: 978754265303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映芳的《变中之痛》是一本有关社会发展和变 迁方面的社会学随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这本书 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观察、文化散论、城市评论、影 像解读,涵盖我国的青年文化、城市化、城市新移民 等问题,部分文章是对法国和日本社会的观察。
作者简介
陈映芳,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兼任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出版有个人专著《城市中国的逻辑》、《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主撰主编有《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都市大开发:空间生活的政治社会学》、《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等。
目录
社会观察 爱知世博会上的“中国之谜” 广场上的法兰西 一座没架成的桥 面对灾难,日本国民不会隐忍 社会的风景(外五则) “羞辱”: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学的政治——张鸣事件的几个关键词 十月里,想起了谢烨 追思张刚 可疑的80后政治意识 青年与“青年”的解体 娇宠心理与青年文化的孩童化倾向 “学生负担”背后的观念与制度的问题 也说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和“心理问题” “好孩子”、“好学生”的过度角色化与反社会倾向 ——大学生伤害动物事件对中国社会的预警 年轻人怎么了?——“奥姆事件”的观察与思考 文化散论 回到日常经验、说出自己的感受 “但是它们是有意义的” 城市社会:难以接近的和隐蔽的 想说的和想听的 语际的陷阱 他们的选择 沉重的国际婚姻 沉默是金? 八月有感——关于日本人的罪感 记忆与历史 “雅子报道”的意味解读 城市评论 “市民”与城市社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小菜场背后的城市逻辑 关于城市新移民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城市的居住生活安全问题 “蜗居”困境的原因何在? 中国的居住生活危机与社会风险 “第二套住房”是个什么问题? 我对建英学校事件的几点看法 关于“城市准入制度”提案不能不说的一些话 影像解读 变中之痛 影像中的民间文化——姜健的《主人》 张新民的《流坑》 视觉记录与影像选择——我看张新民的《包围城市》 照片中的“上海” 都市化与80年代以来的都市摄影 照片中的“中国”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