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乌鲁木齐的阿图什人

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乌鲁木齐的阿图什人

  • 字数: 223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 作者: 阿布都哈德
  • 商品条码: 97875660062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阿布都哈德著的《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乌鲁木 齐的阿图什人》是一本基于主体人类学视角田野民族 志。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社会内人们在日常交往中, 社会关系“重心”限定在同乡人内,在一些重要的社 会交往领域如:仪式性交往(婚丧嫁娶等仪式)、情 感性交往(挚友圈的活动)以及为获取一定社会资源 而进行的“目的性”交往中,同乡关系是各种社会关 系中被重点“利用”的关系。人们在地域认同观念下 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此来谋求、维护一定的 社会资源。除此之外,社会个体的地域属性、地域背 景也成为区分社会个体的一种社会标签。
作者简介
阿布都哈德维吾尔族,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及维吾尔社会文化研究。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客座副研究员。主编与参编著作7部,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或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11项。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缘起 三、选题的意义 四、相关文献及研究动态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六、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 七、关键概念解释 第一章 地域认同与维吾尔族文化的多元异质性 第一节 维吾尔族地域认同现状 第二节 地域认同的根源:维吾尔族文化的多元异质性 第三节 对阿图什地域的认知 第三章 “他者”眼中的“我” 第一节 普通人的观点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观点 第三节 媒体中的阿图什人 第三章 观念中的我 第一节 “我”的地域观:“什么地方的人 才算真正的阿图什人” 第二节 “我”是什么样的人 ——观念中的我 第三节 “我”与“乌鲁木齐人”的同与异 第四节 乌鲁木齐市阿图什人的婚姻观 第五节 对“观念中的我”的梳理 第四章 “单位”社会内的地域认同关系 第一节 “yigit bexi''(仪式主持人) 视野中的“各地人” 第二节 单位内的同乡关系网络及社会交往活动 第五章 知识分子、高校大学生、干部当中的地域认同 第一节 知识分子当中的地域认同 第二节 大学生的地域认同观 第三节 领导干部阶层的地域认同 第六章 文艺界的同乡认同 第一节 “游阿图什”活动所引发的地域认同 第二节 “阿图什的麦西来甫”和“游阿图什” 的一些主要内容 第三节 由地域认同到民族认同的升华 ——“诺茹孜在阿图什” 第四节 文艺界的个人活动 第五节 简单思考 第七章 阿图什商人的地域认同 第一节 阿图什商人何时来到乌鲁木齐 第二节 阿图什商人在乌鲁木齐的“居住格局” 第三节 阿图什商人从事的行业 第四节 商人的合伙人及雇用者 第五节 商人之问的“茶” 第六节 商人之间的互惠 第七节 商人间的“mimsse”(经济协调) 第八节 商人的捐助活动 第八章 阿图什人在乌鲁木齐开办的企业 第一节 企业家克里木阿图什 第二节 新疆伊合拉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三节 乌鲁木齐安淇拉商贸有限公司 第九章 对阿图什人地域认同观念产生根源的探讨 第一节 文化十字路口 ——阿图什的历史文本与地域 第二节 离开本土 ——恶劣的生境导致的生存欲念 第三节 与“他”者的互动 ——地域文化的再生产 第十章 解读阿图什人的社会交往行为 第一节 社会交往何以可能 第二节 以村落为“核心”的社会交往 第三节 “ademgerqilik”(做人)与维吾尔族 传统的社会交往模式 第十一章 最后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