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精神的纹理(中国当代小说的现象阐释与文本解读)/宝琛文库

精神的纹理(中国当代小说的现象阐释与文本解读)/宝琛文库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谢刚
  • 商品条码: 97875426519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小说纷繁复杂的历史遗存及无限生长的 写作现实,决定了不断重构其认知谱系的学术可能, 谢刚著的《精神的纹理(中国当代小说的现象阐释与 文本解读)》即试图疏离既有的中国当代小说史识及 评价系统。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 从文化研究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十七年”红色文 学予以重新阐释。或呈示文本话语构成的复杂性、或 从文本内部挖掘作品热销或冷遇的叙事程式,或聚焦 于前人较少关注的少数民族叙事现象,探察其异于同 期主流文学的叙事意旨、写作策略及意识形态编码。 第二部分从审美批评的立场对新世纪小说写作展开评 析。在执着阅读实感的前提下审视作者的精神质量, 据以评判小说写作审美水平的高下。对广受称颂的“ 60后”写作提出审美质疑,关注备受权力批评话语忽 视的“70后”写作,细心辨识作为市场宠儿的“80后 ”写作的审美质地,尝试从广袤无垠的新世纪小说中 归纳出“狂欢化叙事”、“复古写作”、“新乡土叙 事”等几类现象,通过对其解析与评价,力图建立可 资参照的文学史认知。
作者简介
谢刚,1982年12月出生,福建省建宁县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目录
第一辑 成长进向、献祭仪式及导师的隐喻功能——“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认同 国族建构中的阶级、性别与族群意识——论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叙事 周立波小说的深层创作心理探析——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小说中的情爱叙述为考察中心 《洼地上的“战役”》:精神分析及文化视野下的文本重解 《红岩》:监狱叙事的快感编码 《烈火金刚》的民间叙事机制及其启示 《李白成》何以备受非议与冷遇 第二辑 分裂的乡村叙事及无效的成长忆述——林白近年写作的衰退兼及女性主义写作之困 进化论、后现代主义与圈子批评——1980年代先锋小说批评的话语脉络及存在形态 欲望的历史与宿命的悲剧——毕飞宇小说论 骑墙叙事、语境错位与隐喻功能耗散——电影《白鹿原》改编之失一解 快感机制、民间认知及国际化策略——关于《杀生》隐喻内涵的解读 第三辑 新世纪长篇小说写作中的狂欢化倾向 新世纪长篇小说:复古写作的缘由和陷阱 新世纪乡土叙事的核心要素及评析 新世纪写实小说的评价标准 守护精英文学的立场——读何锐主编《新世纪文学突围丛书》(第一辑) 显影经典或文学史建构的外围动作——读何锐主编《新世纪文学突围丛书》(第二辑) 第四辑 《关关雎鸠》:为现实里的剧中人画像 《山河入梦》:乌托邦的辩证内蕴 《风和日丽》:叙事突破和人文关怀 《报料》:底层写作的“故事迷津” 《打嗝》:单向的小说思维 第五辑 从良:路漫漫其修远兮——“70后”小说写作转型漫评 李师江城市叙事的魅力及写作转型的得失 从事小说,即是学习死亡——葛亮论 在“青春写手”们的风光背后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