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声乐腔词关系史论稿

中国古代声乐腔词关系史论稿

  • 字数: 43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庄永平|总主编:方立平
  • 商品条码: 97875426505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声乐词曲关系史研究是民族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 一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广义地说,诗包括着历 史上狭义的诗即辞、赋、词、曲等体裁。诗,从远古 产生起和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随 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早早造就出极其丰富多彩的文学 形式与特点,同时也产生出各种曲体的形式。因此, 研究中国古代声乐腔词关系史实际上就是研究声腔中 词与曲种种关系的演变发展史。 庄永平编著的《中国古代声乐腔词关系史论稿》 是对声腔发展的历史,从音乐的角度来加以贯串,对 音乐词曲关系史上的一些研究难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庄永平,音乐学家。1945年生,上海市人。早年任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员,1965年入上海京剧院《海港》剧组参加京剧现代戏创作演出,1988年起入上海艺术研究所从事戏曲音乐、民族音乐研究。出版有《戏曲音乐史概述》、《京剧唱腔音乐研究》、《琵琶手册》、《音乐词曲关系史》、《琵琶·古谱·戏曲音乐研究——庄永平音乐文集》等专著;《京剧唱腔赏析》、《沪剧唱腔赏析》、《评弹唱腔赏析》、《青少年学琵琶》、《每日必弹——琵琶指能练习曲》、《图说琵琶》以及自传体回忆录《海上散谈录一个国乐家半个世纪的亲历》、《丝竹情怀,二胡情深——周皓演奏艺术生涯》等著作20余部。撰写有《上海艺术史·音乐史》、《上海百年文化史·音乐史》、《上海当代艺术图典·音乐》、《上海京剧志·音乐》、《京剧词典·音乐》等。主编中国首部《中国音乐主题辞典·器乐卷》;参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编辑。另外,在各音乐院校学报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主要部分收录在《庄永平音乐文集》中。多年来尤其注重对隋唐燕乐与古谱学的研究,全译了《敦煌乐谱》、《五弦谱》、《三五要录》等古谱,并在燕乐理论方面有所新解。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通论 第一节 唱词句型和腔调的关系 一、整齐句型 二、长短句型 第二节 字位节奏关系的安排 第三节 唱词四声平仄和腔调的关系 一、调 二、声与韵 第二章 《诗经》《楚辞》中的腔词关系 第一节 远古语言与音乐产生及声腔之发端 第二节 《诗经》中的腔词关系 一、《诗经》的句型 二、《诗经》的曲式 第三节 《楚辞》中的腔词关系 第四节 疏“乱” 第五节 《成相篇》的节律 第三章 汉魏“乐府体”中的腔词关系 第一节 乐府体制与腔词关系 第二节 “相和歌”的曲式结构 第三节 释“解” 第四节 考“拍” 第五节 音韵学的创立 第四章 唐歌诗体中的腔词关系 第一节 歌诗体中的一般腔词关系 第二节 析“叠”与“遍” 第三节 诗拍的形成与特点 第四节 《敦煌乐谱》词曲组合 一、《又慢曲子西江月》 二、《又慢曲子伊州》与《伊州》 三、《水鼓子》 四、《倾杯乐》 第五节 《阳关三叠》与《何满子》词曲组合 第五章 宋唱词体中的腔词关系 第一节 燕乐兴起与词的形成 第二节 论“填词” 第三节 词的四声与曲调 第四节 词的文体结构 第五节 词拍的形成与特点 第六节 词的曲式 一、令、引(近)、慢 二、三台、序子 三、法曲、大曲 四、缠令、诸宫调 五、“折、掣”等符号析 第七节 姜白石创作歌曲词调 第八节 词调体腔词关系实例详解 第九节 说唱体中的腔词关系 一、说唱音乐的成熟 二、说唱音乐腔词关系实例详解 第六章 元明度曲体(曲牌体)中的腔词关系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腔词关系 一、《中原音韵》与新四声系统 二、元杂剧(曲)旋律节拍特点 三、元杂剧(曲)的曲式 第二节 明南北曲中的腔词关系 一、南北曲的用韵与腔词关系 二、南北曲的唱腔节拍特点 三、论曲牌体式 四、曲牌体腔词关系实例详解 第七章 明、清板腔体与民歌小调中的腔词关系 第一节 明、清板腔体中的腔词关系 一、方言声调与曲调 二、京剧的用韵与声调特点 三、字位节奏关系与节拍特征 四、论板腔体式 五、板腔体腔词关系实例详解 第二节 明、清民歌小调中的腔调关系 一、号子、山歌 二、小调 三、民歌腔词关系实例详解 引用谱列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