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表面建筑

表面建筑

  • 字数: 400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美)戴维·莱瑟巴罗//莫森·莫斯塔法维|译者:史永高
  • 商品条码: 9787564166670
  • 版次: 1
  • 开本: 20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就视觉效果而言,许多当代建筑要么反映了它的 生产和制作体系,要么再现了过往的风格与主题。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产与再现之间的分离,其实 正是现代与传统之间差异的延伸。在《表面建筑》中 ,戴维·莱瑟巴罗、莫森·莫斯塔法维探讨了建筑设 计如何利用当下工业化生产所提供的机会,使得建筑 既不会独立于技术以外,又不会完全为技术所支配。 作者从表皮在理论和实践上独立为建筑设计的一 个基本问题来开始他们的论述。表皮的自主性,即现 代主义所谓的“自由立面”,以结构与表皮、框架与 覆面之间的差异与分离为前提。一旦表皮独立于结构 ,它便可以像是帘幕或者衣服一样悬挂在那里。但无 论这一表皮是由混凝土、钢、玻璃,或者别的材料做 成,它可并非只是肤浅的饰物,事实上它塑造了空间 ,而建筑正是因为这种空间方才得以实现其交流的功 能。也是通过这一表面,建筑既独立于环境,同时又 介入和参与到环境中来。 结构与表皮之关系的焦点便是建筑的表面,作者 追溯了历史上处理建筑表面的不同方式。在这一过程 中,他们既研究了当代建筑,也包括了近现代建筑实 例。书中讨论的建筑师包括了阿尔伯特·康,密斯· 凡·德·罗,艾莉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 德·拉·索塔,罗伯特·文丘里,赫尔佐格和德穆隆 。
作者简介
史永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0)。著有《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一空间双重性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戴维·莱瑟巴罗,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建筑发明之根.场地,围护,材料》(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论风化时间中的建筑生命》(与莫森·莫斯塔法维合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3),《不一般的地面建筑,技术,地形》(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0)。莫森·莫斯塔法维,哈佛大学教授,曾任英国建筑联盟学校主席以及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院长。主编有《近似》和《作为空间的结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1)。
目录
致谢 1 引言:为什么关注表面建筑? 2 框架表皮 “脸面”框架化 纪念性体量 再现与生产 极少表面 工厂 完全包覆 芝加哥框架 3 窗/墙 去维尼奥拉化 观景 不透明与透明 斜向 绘画中的景观 窗墙的深度 拣选与判断 调整边界 竖直与水平 错位 作为“衣服”的饰面 窗与墙/窗作为墙 4 覆层的表观 非建构性制作:“滑动的”表面 掩盖与揭示 象征性表面 压印的立面:文身 表面贴饰 印象 二维性与表面带给人的印象 工业时代的美学 建成物的理想状态 工业建筑 工厂预制 5 对标准进行调整 工业建筑中的光线 现代外观与实用性 预制与个性 系列化生产的建筑 装配过程 “很多年里,我穿着皮革做的围裙” 6 预制再制 开放式及封闭式的建造体系 建造本身的粗野事实 建造和生活的事实 发明创造以及有限的途径 偶发建造 如其所是 无形 7 技术与表观:当下的任务 散视 现代营造与历史记忆 再现与非再现 营造形象 后记 技艺 嬗用 译后记 表皮,表层,表面:一个建筑学主题的沉沦与重生 译者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