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 字数: 385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编者:江河
  • 商品条码: 97871122336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技术方法研 究》一书,基于生态伦理和生态价值理论,从突出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价值优先角度,首次提出了生 态环境功能溯源理论,奠定了空问耦合和综合管治方 法体系的逻辑基础。在全域管治和红线管治的技术方 法衔接和机制建设上,处理了区域之间的过渡和承接 关系,实现了技术无缝对接和政策的有机衔接。建立 了“本底识别→价值前测→强度综测→耦合模型→分 区施策”的空间耦合,以及“红线定界→容量定底→ 强度定顶→三维管治→清单准入→按图定责”的综合 管治等两套全流程技术体系,其中创新了六种新技术 :底线管制、空间分区、前置测度、分区施策、三维 管治、多规合一,构建了四权分立的环境管理机制。 该书从源头识别生态空间,进而提出空间布局耦 合以及综合管治的技术方法,创新性的构建了生态空 间管治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填补了生态环境领域空 间管治的理论研究空白,对加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的 控制与修复,稳定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对重要生态 安全区域实施严格监督和管理,对提高生态保护与管 理成效,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通过对系列研究项目的整合和应用于改革试 点实践案例的梳理,提炼出了突出指导性和落地成效 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从理论创新到技术体系设计 ,形成了完整的系统闭环,填补了生态环境领域空间 管治的技术方法空白,推进了国家空间规划体制改革 的进程,完善了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为推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 手段,为国家宏观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地方政府 的政策制定,科研院校的学术研究,行业企业的探索 实践起到支撑作用。
目录
上篇 理论篇 第1章 空间体系规划研究的时代背景 1.1 深化生态文明改革的需要 1.2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制度的需要 1.3 推进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工作的需要 1.4 环境管理理论方法研究的需要 第2章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规划研究的目标、任务和意义 2.1 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 2.2 规划研究的主要任务 2.3 规划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3章 国内外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理论与实践 3.1 国际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理论与经验 3.2 我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实践及主要问题 3.3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发展机遇 第4章 生态环境功能溯源的理论框架 4.1 内涵思想 4.2 框架体系 4.3 逻辑构成 4.4 布局耦合模型 第5章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规划的内涵解析 5.1 生态空间的概念及特征 5.2 生态空间的空间构成要素 5.3 生态空间体系的用地构成 5.4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中篇 技术篇 第6章 空间布局耦合的技术与方法 6.1 概述 6.2 生态功能本底识别的技术方法 6.3 生态功能价值前置测度 6.4 开发强度综合测算 6.5 生态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布局耦合技术 第7章 综合管治技术与方法 7.1 概述 7.2 空间综合管治体系技术研究 7.3 空间综合管治维护技术体系 7.4 建立正负面空间准人清单机制 7.5 规划体制机制改革 下篇 实践篇 第8章 于都“多规合一”案例应用 8.1 空间耦合技术方法体系应用 8.2 综合管治技术方法体系应用 第9章 临湘“多规合一”案例应用 9.1 生态红线划定 9.2 分区施策 第10章 保定服务首都对接京津战略编制案例应用 10.1 生态问题区域共性特征明显,京津冀联防联控不足 10.2 区域气候背景与发展基础分析 10.3 环境协同发展战略 10.4 资源与生态环境规划与策略 第11章 白洋淀空间发展战略编制试点研究案例应用 11.1 生态保育战略 11.2 分区施策 11.3 绿地系统规划 第12章 创新点与展望 12.1 创新点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