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的美学精神)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的美学精神)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陈迎年
  • 商品条码: 97875426407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荀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上承孔孟, 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实在是一位思想 纷繁的关键人物。问题在于,荀子的这种纷繁,究竟 意味着儒学的歧出,抑或展露了一种深刻?《能定能 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的美学精神)》由陈迎年所著,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的美学精神)》以“义 利两有”为骨架,以“美学”为视域,以“中西融合 ”导向,尝试从整体上对荀子思想进行现代性解读, 以为今日中国美学建设的参考。
作者简介
陈迎年,1974年生,陕西耀州人。陕西师范大学美学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关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2005年出版专著《感应与心物一牟宗三哲学批判》,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孔子研究》、《文艺研究》、《学术月刊》、《人文杂志》、《复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台湾《鹅湖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
目录
序 绪言 第一章 荀子思想的现代追寻 第一节 荀子的历史命运与儒学的现代性 §1.荀子与政治 §2.荀子与现代化 第二节 真善美的“分别说”与“合一说” §3.中国文化与康德 §4.荀子与康德 第三节 荀子的撕扯性 §5.荀子的众多面相 §6.荀子与意识形态 第四节 荀子的美学精神是否可能 §7.功利、知性与荀子的美学精神 §8.道路展望 第二章 荀子所揭示的多元矛盾 第一节 人的现实生存境域的发现 §9.“解蔽” §10.“解蔽”与认识论 §11.“解蔽”与意识形态 §12.“解蔽”与存在论 第二节 义利之间 §13.“制民之产”与“浩然之气” §14.“养五綦者有具”与“虚壹而静” §15.“君”与“民”的游戏 第三节 解蔽与遮蔽争执的意义 §16.阴阳·存在论差异·心物 §17.作为一种存在境域的美 第三章 感而自然:伟大的情欲 第一节 荀子对人之情实的描述 §18.“瑕适并见,情也” §19.“欲者,情之应也” 第二节 称情而立文 §20.“长虑顾后”之算计 §21.好利心·辨知心·知道心 第三节 荀子的“功利论”审美起源论 §22.对荀子“人之情”的双重削弱 §23.荀子与“超主客关系” §24.关于“无功利”的一个讨论 §25.蜕变 第四节 身尽其故则美 §26.争执与美学 §27.知性·想像力·理性 §28.由人情之实开始之于儒家美学的意义 第四章 感而不能然:伟大的清醒 第一节 荀子的“超越论”审美起源论 §29.“唱和有应”:对于人之规定性的描述 §30.“度”与“比方”:美的生成问题 §31.“感”:作为一种先天的命运 第二节 荀子与“知性”思维方式 §32.判荀子为“泛认知主义”的理据和意义 §33.“艺术性主体” §34.“神”: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第三节 从道不从君 §35.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36.共通感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流转迁变 第五章 感应之变:美善相乐 第一节 荀子思想的两块基石 §37.感利与感义 §38.“同然”与“共予” 第二节 美学精神之于整个荀子思想的意义 §39.利·美·义 §40.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41.全尽之学 第三节 美学精神与苟子之礼 §42.功利主义的礼 §43.道德理想主义的礼 §44.美的礼 第四节 审美与实践、生活方式及其他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