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研究

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研究

  • 字数: 368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刘明明
  • 商品条码: 97873031406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4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刘明明,男,1963年9月出生,汉族,江西吉安市新干县人,博士,天津市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逻辑史、经济逻辑、经济思想、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独立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逻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与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主持完成“经济思维逻辑”项目(校重点建设教材项目,天津市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项目)和天津市“十一五”综合投资教改项目“经济逻辑教学改革”。著有《经济思维逻辑》。参编《大学逻辑导论》、《寻求超越——点击经济逻辑》、《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谐·思维·创新》。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反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第二节 推类逻辑:一个需要提出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三节 什么是推类逻辑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的奠基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类思维 第二节 《周易》为推类逻辑奠基 第三章 推类逻辑的形成:知“类”阶段(先秦时期) 第一节 先秦时期推类逻辑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 第二节 先秦诸子百家的知“类” 第三节 “推类”逻辑的形成 第四章 推类逻辑的发展:求“故”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思想家们的求“故” 第二节 科学方法对推类逻辑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求“故”阶段推类逻辑的发展 第五章 推类逻辑的最后发展:达“理”阶段(宋至明清) 第一节 思想家们的达“理” 第二节 科学方法对推类逻辑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达“理”阶段推类逻辑的发展 第六章 结束语 第一节 推类的基本特点及推类逻辑的两大传统 第二节 中西逻辑是各自文化的产物 第三节 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古代推类逻辑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