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培养精英

培养精英

  • 字数: 280
  • 出版社: 江苏文艺
  • 作者: 薛涌
  • 商品条码: 97875399355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7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生通过集中住宿,培养共同的社会理想、公共责任、献身精神和未 来领袖之间的凝聚力。以大历史的目光看,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统治世界 二百多年,至今仍然主宰美国的政治,还没有退出其全球领导地位的迹象 。这样的成就,和其教育能够成功地塑造—代又—代优秀的统治阶层不无 关系。 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诀窍,就在于实施了没有“教育券”之名的“教 育券”制。政府不直接管理大学,而是通过大量的资金支持学生。这等于 政府给学生一笔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好恶来“采购”高等教育。 各大学为了迎合这些消费者的胃口,抢到这笔生意,就得给人家提供满意 的教育服务。美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在于既通过政府的财政资助保证了公民 受教育的权利,又避免了官僚机构对教育的直接卷入,用市场竞争创造了 大学的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美国的大学受两个传统的影响。一是来自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 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社会技能,强调教师和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在形式 上是以寄宿本科生学院为大学的主体。另一个是德国的研究传统,注重知 识的创造,研究院在大学中占重要的地位。美国的大学集这两个传统之大 成,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即强调大学对社会的服务,务实,并有着 市场竞争的企业精神。 施莱费尔事件给正在陷入信誉危机的中国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警告:不 管你的理想多么崇高美妙,不管你的设计多么充满智慧,制度的设计者不 能直接从自己设计的制度中捞取利益。道德上的清白,是思想信誉的基础 。在公益与私利之间,没有第三条道路好走。
目录
出版说明 美国教育的新趋势 美国的大学改革 大学战 全球化中的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的成就与危机 谁是世界第一名校 美国名校扶贫斗富 大学要培养未来的领导阶层——寄宿学院与中国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误解 世袭精英在美国大学扎根 精英会淹没在大学中吗 世界理工科教育的未来——苏珊·霍克菲尔德,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 营利大学的崛起 大学:老人的新边疆 怎么教育长不大的孩子 美国大学的内部运作 美国大学校长的年薪 美国人上得起大学吗——兼论中国如何学习美国的经验 美国的大学语文教科书 在大学中挣扎的言论自由 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 美国学者的“转会” 大学选专业:人文学科的价值 博士的年头 学术抄袭与学术规范 美国人大学毕业要欠多少钱 哈佛、耶鲁及MBA 哈佛政变记 谁来领导哈佛 哈佛校长栽倒在俄罗斯 “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扶贫 走后门进哈佛 哈佛学生选什么专业 在哈佛必须学什么 管理泡沫:MBA的社会史 世界一流商学院 哈佛、宾夕法尼亚大学挑战商学院排名 看看哈佛商学院的6个亿 异军突起的耶鲁商学院 附:关于耶鲁商学院的关键数字 体育是培养精英的重要手段 用橄榄球来塑造精英 体育:精英教育的主课 运动员统治美国 球星的智商 大学要“酷” 美国大学教练的工资 大学篮球场上的贵族席 体育不能从教育中独立 美国精英大学中的体育特长生 大款玩命——硅谷的新企业文化 教皇的体育与王子的体育 运动员要读书 奖杯文化的变革 人生半途: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教育与社会:多元的教育植根于多元的社会 华盛顿的单身“超女” 女性优越论 移民的美国梦 政治势力与教育机会——美国大学中的亚裔与犹太人 河流与教育质量——美国“教育券”争论之今昔 诺贝尔奖的小镇 你能富吗—一重新界定“美国梦” 没完没了的青春期 难以弥合的南北裂痕 在大学中挣扎的劳工子弟 自以为是的弱势阶层 大学之前的竞争 美国的教父教母热 未来的精英之母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 硬起来的美国教育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大学申请战与社会服务 美国贵族高中校长的工资 美国的高分复读生 高中生当市长的启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