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总论(精)/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总论(精)/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 字数: 557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阮炜|责编:苗杨|总主编:殷企平
  • 商品条码: 97875446656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 文学典籍研究”丛书是201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 标项目(第三批)的研究 成果,也是2020年度国家 出版基金项目。丛书共分 六卷,首卷为总论,其他 五卷分别按文化观念的萌 芽、生长、成熟、拓展和 裂变五个时期追溯其发生 学脉络,评价社会核心价 值观在各时期英国文学典 籍发展谱系中的位置。丛 书以文化观念史为框架, 通过对英国社会转型时期 文学和文化观念的梳理、 分析与研究,探索英国公 共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 源泉、脉络、形态和现实 影响,以期为我国核心价 值观和公共文化建设提供 有益的借鉴。 丛书各卷附有正文所涉 代表性典籍的译文,或首 译,或重译,为书中阐述 提供了更宽厚的佐证基础 。 《总论》为丛书第一卷 ,对英国整个历史时期文 化观念和文学典籍之间互 动关系进行了综述。本卷 还负有一个前勾后连的使 命,即引导本丛书其他各 卷论证以下核心观点:就 最主要的文化命题而言, 伟大的英国文学家们在不 同时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即生活质量不在于发达 的工业、诱人的科技经济 指标,而在于共同体的和 谐,在于精神与物质的互 补和平衡。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转型焦虑 第一节 社会转型理论与英国的现代化转型 第二节 财富观在道德焦虑中转变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出现与身份焦虑 第四节 认识论转向与诗性真理 第二章 乌托邦愿景 第一节 乌托邦共同体 第二节 莫里斯的乌托邦 第三节 乌托邦、民族-国家(Nation-State)和帝国主义 第三章 共同体观念与英国文学的互动 第一节 英国文学中的会话与共同体形塑 第二节 英国文学中的音乐与共同体形塑 第四章 英国文学中的“趣味”概念 第一节 “趣味”概念在18世纪的美学转向 第二节 “趣味”概念在19世纪的文化转向 第三节 “大众趣味”“日常趣味”与“现代性” 第五章 心智的培育 第一节 心智培育与文明进程 第二节 心智培育与社会生活:智慧之光 第三节 “完人”的培育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创造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创新和范式的转换 第二节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第三节 作为文化象征的文学人物:哈姆雷特与文学语言 第七章 转型时代英国人的道德意识 第一节 阿诺德的“永在者”与英国人的“道德心” 第二节 乔治·爱略特的无神论人道主义 第三节 19世纪主要文学家的道德关怀 第四节 民族性格中一以贯之的道德意识 第八章 英国文学中的工作/生活方式 第一节 工作方式即生活方式:《亚当·比德》所代表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工作与劳动:卡莱尔的“救世”良言 第三节 “工作福音”的完善:金斯利、罗斯金、莫里斯及其同路人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英国作家的工作观 第九章 文化愿景面面观 第一节 追求“完美”:阿诺德文化批评的目标和路径 第二节 英国文学中的愿景变迁 第三节 共同的生活理想:从乌托邦到共同体 结语 高品质的生活与壮丽的和谐体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仙后》第六卷(第一章 至第六章) 附录2 上帝与《圣经》(第一章 至第三章) 附录3 “英国人与美国人”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