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学术丛书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学术丛书

  • 字数: 278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吕俊//侯向群|责编:梁晓莉
  • 商品条码: 97875446670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翻译学——一个建构 主义的视角》于2006年出 版,2015年入选“中文学术 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作 者在对语文学、结构主义 语言学和解构主义等几种 翻译学研究范式的梳理、 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提 出了建构主义翻译学。建 构主义翻译学旨在返回翻 译本体,重建翻译本体论 的知识体系,其哲学基础 是实践哲学,认识论基础 是广义认识论,理性基础 是交往理性,真理观是共 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 言语行为理论。建构主义 翻译学理论主干清晰,多 元丰富,因此其研究范式 也更具开放性、实践性和 社会性。本书是对翻译学 理论研究的跨学科思考, 是对构建翻译学理论体系 的有益尝试,必将进一步 推进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和 发展。
目录
译学探索之路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序 关于建构主义翻译学之构想(代前言) 第一章 关于翻译学的学科学思考 1.1 增强学科意识,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1.1.1 学科学的发展与翻译学的孕育 1.1.2 作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与要求 1.2 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2.1 翻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1.2.2 综合学科内部结构的特点 1.2.3 综合学科内部的科际整合 1.3 翻译学的机体结构模式 1.3.1 为什么要选择传播学的结构模式作为翻译学的机体 结构模式 1.3.2 传播学观照下的翻译研究的特点 1.3.3 传播学的丰富理论成果是翻译学的雄厚理论资源 1.4 翻译学的理论结构框架模式 1.4.1 以言语学作为主干理论框架的建构性研究 1.4.2 言语的语言学与语言的语言学 1.5 增强理论意识,促进翻译学的建设 1.5.1 在翻译研究中轻视理论的倾向 1.5.2 理论的构成、性质与功能 1.5.3 在翻译研究中轻视理论的缘由 第二章 对已有几种翻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评 2.1 我国译学研究的几次范式演变 2.2 语文学范式的翻译研究及其批评 2.3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及其特点 2.4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中的盲点与误区 2.4.1 结构主义把翻译研究置于天真的假设基础上 2.4.2 对结构主义意义观的解构 2.5 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与批评 2.5.1 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对翻译学的贡献 2.5.2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一种认知范式的转变 2.5.3 翻译观念:从独白走向对话 2.5.4 翻译的过程:一种对话的参与 2.5.5 理解中的偏见与翻译的再创造 2.6 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缺少主体框架的研究范式 2.6.1 翻译学的框架结构问题 2.6.2 为什么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不能成为本体理论框架 2.6.3 翻译学主体理论框架的性质与特点 2.7 如何看待解构主义的研究范式 2.7.1 我们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 2.7.2 在学习中应避免的几个倾向 2.8 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 2.8.1 为什么译学研究出现文化转向 2.8.2 如何看待这种文化转向 2.8.3 回归本体之路与双重解读的策略 第三章 建构主义翻译学之知识基础 3.1 实践哲学——建构主义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3.1.1 哲学观念的变化与翻译研究的关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