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

  • 字数: 235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美)贝基·博普雷·吉莱斯皮//霍利·
  • 商品条码: 978730317285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减法生活(幸福女人平衡术)》不是一把万能钥 匙,不能打开所有人的心锁。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喜欢给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 —希望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包括一份收入可观的体面 工作,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还要有时间享受工作和 生活带来的快乐。但是,你是不是已经发现无论做出 怎样艰苦的努力都无法让自己面面俱到了呢? 事实上,对你而言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兼得,你可 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秘诀就是给所谓的“一切”下 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义,把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纳入这 个范畴。 当今时代的职场妈妈们掀起了一股改变生活状态 的新思潮,她们试图让自己从各种琐事中解放出来,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中,抑或是面对自己的人 生,她们都开始关注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本书作者贝基·博普雷·吉莱斯皮和霍利·施瓦 兹·坦普尔在创新研究中发现,当今母亲的生活方式 已经跟传统意义上火不相同,越来越多的新时代辣妈 开始接受并践行“减法生活”的人生观,而且变得更 快乐、更自信,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本书列举了大量职场母亲的案例,都来自于作者 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而且还从最新的研究中提取了不 少观点。本书就是给那些希望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系 的新时代妈妈们提供的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
贝基·博普雷·吉莱斯皮和霍利·施瓦兹·坦普尔是《美国律师协会期刊》(美国首份律师杂志)有关平衡事业与家庭关系话题的专栏作家。她们都毕业于西北大学梅迪尔学院新闻系,曾一起共事,贝基是霍利在《西北日报》的第一位编辑。跟许多其他的职场母亲一样,贝基和霍利在探求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时也走了不少弯路。 贝基是一名得过奖的优秀记者,曾在纽约给《芝加哥太阳报》、《底特律新闻》、《今日美国》等媒体写过报道。她第一次体会到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意义是在2001年,当时她正在去医院生第一个孩子的途中,还不忘跟她的编辑讨论一个故事的写作问题。贝基嫁给皮特·吉莱斯皮(一名诉讼律师)的十二年以来都非常幸福。他们与两个女儿贝丝和卡蒂,还有各种小宠物一起生活在芝加哥。 霍利曾从事记者、律师的工作,之后任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教授,目前教授的是法律分析、案例研究与写作。霍利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经常在各大研讨会上做演讲,演讲内容涉及新时代的父母该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出选择。霍利在1998年做出了她最好的人生抉择,就是她嫁给了约翰·坦普尔,一位新闻学教授和纪实文学作家。坦普尔夫妇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摩根城安了家,在那里他们享受着儿子们带来的惊喜。
精彩导读
2008年夏天,为了收集第一手写作素材,我们开 始采访职场辣妈们。结果让我们备感意外,我们发现 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女性都可以归入下面两类人:一是 相对比较平和地对待自己为了家庭在事业上做出的牺 牲,比较心甘情愿;二是心中充满了无奈,是被迫接 受当前的生活状态。属于后者的职场女性经常处于茫 然迷惑甚至愧疚的心理状态,觉得自己不符合优质女 性的标准,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们迫切希望自己 目前的生活状态能有所改观,但是又不知从何处着手 来改变现状。接受采访的女性有六成以上的人都很聪 明并且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收入方面也没有很大的 差异,物质生活的压力并不大。那么为什么其中一部 分人的心理状态跟另一部分人的差异会如此之大?为 什么会有人对目前的生活持如此纠结的态度? 我们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到答案。我们两个 在多年前就相识了,并成为了好朋友。当时贝基是《 西北日报》的编辑,采访了霍利,因为她不仅是一名 记者,更是一位母亲,所以霍利对她颇感兴趣,二人 遂结为好友。那时的贝基依然想坚持做一名工作体面 、收入高的职场辣妈,同时还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陪 伴自己的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卡蒂;而霍利为了 腾出时间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基甸和亨利,从律 师变成了法律教授。 因此,在2009年5月,我们开始为了一项专门的 研究而在全国招募了900名出生于1965~1980年的职 场母亲来接受采访与调研。我们的问题涉及女性为人 母后做出的牺牲,对成功的理解,有什么优先权,促 使或阻碍女性应付所有事物的因素,以及身兼数职的 辣妈们有什么行动计划。 接受采访的女性几乎来自美国所有的州,种族各 异,职业不同:有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法学博士,有来 自夏威夷的大学教授,有来自佐治亚的电气工程师, 有来自德克萨斯的银行家,还有来自纽约的广告执行 官。 我们把接受采访的职场母亲很贴切地分为两类, 每一类群体的人数大致相当。第一类是“永不满足型 ”,属于颇有成就的人,主要特点是“每一件事都要 做到最好,追求完美的动力十足”;第二类是“知足 常乐型”,这部分职场母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 是她们并不认为追求完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她们 认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非常好,无论是在工作中还 是在生活中,都时常被幸福感包围着,开心最重要。 不出预料,永不满足型的职场母亲在收入上要比 知足常乐型的职场母亲高出约18个百分点,但是高收 入能抵消她们为了工作耽误陪伴孩子的愧疚感吗?她 们坚守着完美主义的理想,像机器人一样不知懈怠地 忙来忙去,保持着快节奏的生活,身体状况日益糟糕 ,离身心健康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远。一位母亲说,她 为了给孩子找个靠谱的保姆曾经面试了30多个备选人 员;另外一位母亲说她曾经为了找个只需工作一小时 的临时保姆也面试了十几个备选人员;还有的母亲因 为白天忙于工作而错过了儿科学会组织的活动感到万 分懊悔——这都是两年前发生的事情了。很多母亲针 对孩子们的进食时间和更换尿布的时间制作了精细的 电子表格,甚至有的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不能让孩子的 安全受到一丁点儿威胁,一定要让孩子远离压路机等 一切危险的机器。还有,不能让孩子们过平淡无奇的 生活,不能让孩子们变成平庸之辈。P9-11
目录
第1章 我辞职啦 第2章 继承 第3章 新时代母亲革命 第4章 贤妻修炼指南 第5章 寻找最适宜的工作方式 第6章 技术时代的女性 第7章 给自己当老板 第8章 重新思考高风险职业的发展 第9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10章 重塑·新知足常乐 第11章 乐享人生 后记 来自贝基 来自霍利 译者的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