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编中国哲学史(共4册)

新编中国哲学史(共4册)

  • 字数: 1114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劳思光
  • 商品条码: 75633569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69
  • 出版年份: 2005
  • 印次: 2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劳思光(1927—),著名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历任香港中文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东吴大学、华梵大学等校哲学教授。劳氏学问渊博,尤专精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有著作十余种行世,影响广远。其《新编中国哲学史》问世二十余年,广受学界推崇,以为该类著作之经典者,再版不断。
目录
一卷 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中国哲学史序言 壹 已往成绩之检讨 贰 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问题 叁 哲学史的任务与基源问题研究法 肆 中国哲学史的特殊问题 第一章 论中国古文化传统之形成 壹 略说古史资料及考证之设准 贰 古中国民族分布大略及殷民族之发展 一 古民族之三集团 二 殷民族略考 三 结语 叁 殷周民族之关系及其盛衰 一 略论周民族之起源及发展 二 殷周关系 三 周初之政治形势 肆 南北文化传统之形成及影响 一 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二 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三 南北传统与先秦哲学思想 第二章 古代中国思想 壹 有关原始观念之问题 贰 古代中国思想的重要观念 一 《诗经》中之“形上天”观念 二 《易经》中之“宇宙秩序”观念 三 《书经》中之政治思想 叁 附论原始信仰 一 人格天观念 二 中国古代之“神鬼”观念 三 “命”观念 第三章 孔孟与儒学 上 孔子与儒学之兴起 壹 儒学之源流问题 贰 孔子之生平及其学说 一 孔子之生平 二 孔子之学说 三 孔门学派与孔子遗留之问题 下 孟子及儒学之发展 壹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 贰 孟子之学说 一 心性论 二政治思想 三其他理论 第四章 道家学说 壹 道家思想之源流及时代问题 贰 老子与《道德经》中之思想 一 老子其人 二 《老子》其书 三 《道德经》思想大要 叁 庄子与《南华经》中之庄学 一 庄子其人与其书 二庄 子之思想 第五章 墨子与墨辩 壹 墨子其人其书之时代 贰 墨子之思想 一 兼爱 二 天志与权威精神 三 尚同与国家论 四 非攻、非儒、非乐——墨子之文化观 叁 墨辩 一 墨辩之时代 二 《墨经》中所涉之逻辑问题与名家理论 三 《墨经》中之逻辑理论 四 《墨经》中所涉之知识问题 第六章 荀子与儒学之歧途 壹 前言 贰 荀子之生平 叁 荀子之学说 一 性恶与师法 二 心与天 三 君与礼 四 “学”观念与“正名” 第七章 法家与秦之统一 壹 法家之人物及著作 贰 韩非思想之特色及其传承 叁 韩非子之思想 一 论治乱 二 论主权 三 “势”与“明” 四 二柄与虚静 肆 韩非之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第八章 名家与名学 壹 名家之立场及特性 贰 公孙龙子之理论 一 “指物” 二 “白马”与“坚白” 三 “通变”与“名实” 叁 关于“名学”一词之讨论 一 胡、谭之说 二 先秦思想中“名”之用法 后 序 壹 关于胡、冯之书 贰 关于“天”观念 叁 关于方法问题 书目略录 二卷 …… 三卷上 …… 三卷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