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 字数: 26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杨剑龙
  • 商品条码: 97875495134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剑龙主编的《老舍与都市文化》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 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 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 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 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 《老舍与都市文化》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 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 定的范例作用。
作者简介
杨剑龙,博士,教授,博导,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小说学会理事。著有《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现实悲歌: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文学与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等著作多部,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文学的绿洲一一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著作。发表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和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多篇。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曾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都市空间与文化心态 早期老舍旧京人文审读心态之一瞥 老舍早期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及其都市观 《剑北篇》的足迹 老舍先生在纽约生活的一点新材料 老舍的文学史定位与对中国五四新文学观念的思考 伦敦经验与山东体验 “伦敦经验”与老舍国家形象传播意识之建构——兼及《四世同堂》英译问题 论老舍笔下的伦敦都市文化景观 老舍在青岛兼论老舍的城市文化心理 从老舍济南题材散文看老舍的济南意识——兼论老舍济南题材散文对济南城市发展的意义 城市经历与都市印象 论老舍散文中的都市印象 武汉成就了新老舍 论老舍与云南生态文化的现代性互动辐射——以老舍在昆明、大理的城市经历与创作为例 想象城市的另一面——老舍城市底层叙述中的独特形象世界 北京在老舍新中国时期文学创作中的隐现 都市叙事与经典解读 礼义廉耻与老北京人——读《四世同堂》思考之一 “‘文明’是三孙子”——老舍对于现代文明的关注 论老舍小说对都市民俗的叙事建构 都市体验、革命叙事与老舍的文化选择 新中国话剧与城市形象 老舍新中国话剧中的城市形象 民族末日危机的历史逻辑——以话剧《茶馆》为中心 《茶馆》对现实创作的深刻启迪 “新北京”城里的“老北京人”——从《龙须沟》、《茶馆》看老舍1949年后的创作困境 都市批判与文化冲突 老舍《离婚》中的存在追问与人生悲感 迷失于都市的祥子 “农民进城”:《骆驼祥子》与新时期小说的城市书写 城市游民形象的古今演变——以《骆驼祥子》为中心 都市书写与比较研究 试析老舍的中西都市文化观 走在美学前面——老舍与齐白石的诗画共谋 “老北京”与“大上海”的对话——老舍与张爱玲的城市描写比较研究 两样的都市两样的情怀——老舍与穆时英小说比较谈 花园城与观音莲——老舍与李永平的城市书写中南洋想象之比较 附录 老舍——永远的话题 学界探究“老舍与都市文化”再添新发现 拓展老舍研究新领域——老舍文化论坛在上海举办 编余后记 编后再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