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华语电影研究系列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华语电影研究系列

  • 字数: 38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孙绍谊//聂伟
  • 商品条码: 97875495085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 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 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 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本由孙绍谊和聂伟主编的《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 (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即以此次研讨会 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 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 重要结集。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共分七辑: “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 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重建”,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 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 “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 境:好莱坞与亚洲主体性”,对中国电影与好莱 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 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 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 片新的天地。
作者简介
孙绍谊,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博士,现任上海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研究员、美国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上海中心兼职教授,主要著译包括《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灯光、摄影机、开始!走近中国新生代导演》(英文)、《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 孙绍谊系国际亚洲电影促进协会(NETPAC)美国分会理事,美国电影与媒体研究学会(SCMS)会员,中国数字电影与数字节目联盟副理事长,曾担任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奖评委(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大赛评委(200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奖评委(2007年)、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奖评委(2001年)、孟加拉国达卡电影节评委(2000年)。 聂伟,博士,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影视艺术系副系主任。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泛亚区域电影、华语电影产业文化研究与当代影视文化批评。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研究》、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电影产业泛亚区域竞争合作研究》、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近百篇影视文化评论见诸《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出版学术专著《华晤电影与泛亚实践》、《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两部,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等四部,译著一部。
目录
导言:在影像的跨国流动中反思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关系 第一部分 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 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 电影审查、分级制度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从联邦最高法院判例透视美国电影制度 论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 ——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 全球化背景与飘浮不定的碎片 ——论后语境影像的一种发展态势 全球化时代电影民族文化符号的审美转换 第二部分 “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重建(1897—1927) 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早期中国电影:主体性与好莱坞影响 葛雷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 1920年代:欧美电影在上海 中国的好莱坞梦想 ——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H011ywood 第三部分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1927—1949) 上海“手势”:好莱坞全球市场输出与“扭曲”的中国形象 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 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汉译传播初探 抗战陪都电影市场的好莱坞景观 1933—1937年的《电影画报》与好莱坞 第四部分 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1949—1993)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 欲望之名:反思东亚艺术电影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建构“解放”的神话:《红色娘子军》与《光荣》的意识形态读解 第五部分 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1994—2007) “入世”后中美电影业竞争性合作态势 娄烨的《苏州河》:在好莱坞与法国新浪潮之间 《黑客帝国》与武侠片的颠覆:重新确立好莱坞的意识形态霸权 巡航与叙述:中国与美国的新独立电影 第六部分 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 永恒的缠连:翻拍片与香港、好莱坞之间的双向指涉 《神女》及其好莱坞“前作”和香港“后作”:现代性、殖民性与消失的母亲 现代化与本土化:好莱坞与香港电影的双向互动 ——兼论香港电影复兴之路 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 年轻、中国之所在 ——管窥好莱坞阴影下的台湾电影 第七部分 泛亚语境:好莱坞与亚洲主体性 跨国华语电影中的民族性:反抗与主体性 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 “和而不同”:亚洲电影文化汇流的新趋势 类型混杂、文化转喻与泛亚主体性建构 ——亚洲视域中的当代韩国宗教电影 “大卫”对战“歌利亚” ——韩国影片配额制斗争的历史与现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