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冲突的解释

冲突的解释

  • 字数: 12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陶飞亚
  • 商品条码: 97875495036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45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陶飞亚,上海嘉定人,1951年生于山东益都。当过10年知青,恢复高考后先后获山东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应邀在纽约大学市立学院、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及台湾大学等校担任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文学院执行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义和团运动研究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所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基督教史、义和团运动史及在华传教运动与美国社会等。近年来著有《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耶稣家庭1921-1952》、主编《东亚基督教再诠释》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哲》、《世界宗教研究》和《学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文化侵略”源流考 一、“文化侵略”提法的形成与含义 二、“文化侵略”口号的历史轨迹 三、“文化侵略”提法在文化方面的影响 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为什么会解体:与《牛津基督教史》中一个观点的商榷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从内部改革到要求“分家” 三、与西方基督教乌托邦的一个比较 抗战时期中共对基督教会的新政策 一、早期的政策 二、抗战时期政策的转变 三、太平洋战争以后对基督教的政策 四、政策与实际 共产国际代表与中国非基督教运动 一、共产国际与非基督教运动的发起 二、发动非基督教运动的政治动机 三、对中国非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19世纪山东新教与民教关系 一、适应山东环境的布道策略 二、比较慎重地吸收教徒 三、新教教案的分析 晚清知识分子非基督教倾向的文化原因 山东反教斗争与“扶清灭洋”思想 一、民教矛盾剖析 二、士绅与反教斗争 三、官方态度及其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