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式娱乐传播透视/中国记忆文库

当代中国式娱乐传播透视/中国记忆文库

  • 字数: 26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路云亭|主编:方立平
  • 商品条码: 97875426483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路云亭,山西长治人,出生于1960年代,发蒙于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先后在山西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元明清小说戏曲。1991年留校任学报编辑,1998年5月在山西大学中文系被破格评为副教授,现在江南大学文学院任教。2004年至200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戏曲史与戏曲学。专业之余,旁涉竞技文化和通俗文化。1997年1月出版的著作《竞技·中国——竞技文化与中国的国民性》,曾获得1998年度山西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部分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书摘》等报刊全文转载。
目录
序/赵山林 前言 第一章 作为中华乐教主体的流行歌曲 第一节 中国式追星现象的社会心理透视 第二节 占据春晚歌曲类节目主导地位的港台流行歌曲 第三节 狂欢因素的缺失导致大陆产歌曲类型的竞争力退化 第四节 草根元素对春晚歌曲类节目的浸透 第五节 春晚乐教体系中的变更性元素 第二章 春晚是新型的戏剧品种 第一节 丑角为尊规则的自然兴替 第二节 唱腔源于自然摹声 第三节 电视媒介具备重构新型剧种的能量 第四节 春晚对中华礼乐文化的重构 第五节 影视剧穿越主题的意义极限 第六节 春晚中的女权主义情愫 第三章 跨人赵本山时代的央视春晚 第一节 从蔫性男人到强权男人的转型 第二节 东北亚萨满教仪式表演的伸展性承接 第三节 郭德纲无以替代赵本山的文化缘由 第四节 家班与院团制度的博弈 第五节 赵本山小品中寄寓了中国之父的传统情结 第四章 商战时代的隐性社会支点 第一节 丑角是商战主宰崇高精神的附属性文化产品 第二节 表演艺术粗鄙化时代的东北风现状 第三节 《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及海派清口的新娱乐动向 第四节 电视品牌化时代地方台功能的变更 第五节 电视娱乐的非本质断裂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