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丛书

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丛书

  • 字数: 180
  • 出版社: 广东教育
  • 作者: 闫苹|主编:王富仁//郑国民
  • 商品条码: 97875406663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前言 一 修辞论美学视野中的《背影》  (一)《背影》阅读史   1.春晖时代(《背影》在1950年以前的阅读状况   2.寒冬时代(《背影》在1951—1977年间的阅读状况   3.夏日时代(《背影》在1978年以来的阅读状况)  (二)《背影》的修辞论阐释   1.《背影》的重复叙述的意蕴   2.《背影》的文化语境   3.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  (三)《背影》研究与中学语文创新阅读  附录 《背影》人选中学语文教材情况一览表 二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半个世纪的解读历程回顾  (一)社会化解读模式(1956—1966年)   1.文学解读   2.教学解读   3.二者关系的分析  (二)政治化解读模式(1966—1976年)   1.文学解读   2.教学解读   3.二者关系的分析  (三)人生化解读模式(1976—1985年)   1.文学解读   2.教学解读   3.二者关系的分析  (四)本体化解读模式(1985年至今)   1.文学解读   2.教学解读   3.二者关系的分析  结语 三 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项链》之解读  (一)《项链》来到中国  (二)学者眼中的《项链》   1.对小资产阶级妇女虚荣心的尖锐讽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   2.一个美丽女性的成长历程   3.人与命运的抗争  (三)当代中学生眼中的《项链》   1.对玛蒂尔德命运悲剧性的认识   2.对玛蒂尔德形象的解读   3.对主题的解读  (四)用新的教学理念解读《项链》   1.社会批判层次的解读   2.经验或人性层次的解读   3.命运层次的解读  结语  附录一 新理念下的《项链》教案 附录二 关于《项链》学习与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关于《项链》学习与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答卷情况 四 从《雷雨》的解读变化看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 (一)学术界视野中的《雷雨》 1.《雷雨》是“对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批判” 2.《雷雨》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及悲悯之情 3.新时期对《雷雨》主题的多元阐释 4.对周朴园形象的解读 (二)语文界视野中的《雷雨》 1.现实主义解读时期(1979—1995年) 2.人本主义解读时期(1996—2003年)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