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西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西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

  • 字数: 296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陈京春
  • 商品条码: 978751186652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1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京春编著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 法为视角)/西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从刑事实体法的 视角,对中外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考察, 对刑事和解的概念、分类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论 证。厘清了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刑事和解的适用范 围、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刑事和解的 基本程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轻罪案件的 刑事和解、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和国际犯罪的刑事和 解进行了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陈京春 1973年生,河南汝州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博士,任刑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师从著名刑法学家贾宇教授,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法院、检察院挂职锻炼,担任法官助理、副检察长。主要从事刑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刑事一体化、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研究。主持完成西安市社科项目《和谐语境下的西安市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和陕西省教改项目《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诉讼视野下的刑法建构》,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研究》的课题研究。参编《死刑研究》、《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等著作和教材6部。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论文《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全国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
目录
绪论:刑事和解的结构分析 第一章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学的勃兴 一、犯罪被害人学的渊源和发展 二、犯罪被害人学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恢复性正义的提倡及论争 一、恢复性正义理论的渊源和内容 二、有关恢复性正义的争论及其评析 三、恢复性正义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各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 实践 一、西方各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二、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刑事和解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及其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 二、中国古代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刑事和解传统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刑事和解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立法 二、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案例 三、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理论 四、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启示 第三节 当代中国刑事和解的实践 一、中国大陆刑事和解的发展和现状 二、中国台湾修复式正义和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复合正义和刑事和解的实践与立法 第四节 对“枫桥经验”中刑事和解的实证调研 一、“枫桥经验”的实证调研:刑事案件如何和解? 二、“枫桥经验”的实践体现了对刑事和解传统的传承 三、基层社会对刑事和解的期盼:和解与审判同在 第三章 刑事和解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一、西方国家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二、我国学者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刑事和解与相近概念的区别 一、刑事和解与其他领域的调解 二、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三、刑事和解与私和 四、刑事和解与自诉案件中的调解与和解 五、刑事和解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民事部分的调解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分类 一、出罪的、免予刑事处罚的与从宽处罚的刑事和解 二、自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与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 三、达成和解协议的与没有达成和解协议的刑事和解 四、侦查阶段的、审查起诉阶段的、审判阶段的和刑罚执行阶段的刑事和解 五、有赔偿内容的与没有赔偿内容的刑事和解 六、自行达成的与在第三人主持下的刑事和解 第四章 刑事和解的刑法理论根据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价值根据 一、刑事和解的公正价值 二、刑事和解的效率价值 第二节 刑事和解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根据 一、刑事政策概述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政策模式选择 三、刑事和解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五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主体 一、被害人 二、加害人 三、调解人 四、司法机关 五、其他参与人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一、各国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概述 二、对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判断标准的评析 三、刑法视域下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 一、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 二、刑事和解实体内容的法律效力 第五节 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审判程序的衔接 三、刑事和解与刑事正当程序的冲突及其评述 第六章 刑事和解制度专题研究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特殊性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建构 三、刑事和解是创建青少年法院的配套改革措施 第二节 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轻罪的界定 二、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 三、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完善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美国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实践 二、中国西藏、青海地区的“赔命价”传统 三、刑事和解与死刑的适用 四、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构想 第四节 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国际犯罪个人刑事责任实现的模式 二、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实践 三、对南非TRC实践的争议和评述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