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法学文库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法学文库

  • 字数: 26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徐忠明|主编:贺卫方
  • 商品条码: 978754264411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1960年12月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学院学士(1984),中山大学硕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02),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从事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比较法律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出版著作:《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律精神》(与任强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传播与阅读:明清法律知识史》(与杜金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即出。另外,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 一、情感:明清秩序的基础 二、申冤:民众的诉讼心态 三、哀矜:儒吏的裁判心态 第二章 循吏与明清中国的司法实践 一、引言:问题的由来 二、明清循吏的历史渊源:概念与例证 三、明清循吏的社会基础:制度与文化 四、明清循吏的调处息讼:仁爱与教化 五、明清循吏的刑事裁判:哀矜与宽宥 六、明清循吏的司法技艺:智谋与神判 七、余论:结语与引申 第三章 清代中国司法裁判的形式化与实质化 一、引言:问题由来 二、清代裁判的历史脉络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三、清代裁判的个案解读 四、余论:原因探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