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中德文化丛书

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中德文化丛书

  • 字数: 269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张祥龙|主编:叶隽
  • 商品条码: 97875446246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祥龙的《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在论述中德之间在语言、文 化、思想方式和传统哲学等方面的异质性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当代德国哲学 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可能发生互动的广阔领域。 不同于黑格尔等传统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尼采,尤其是海德格尔代表 的生存境域化的哲学,其思想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中国读者可以从这种转 变中获得某种深层的启迪。当儒家的自身意识被唤醒后,他们会不满足于上 述哲学家的视野,而要超越它,去展示自己的独特性,由此真正与对方进行 互通有无的交流。
作者简介
张祥龙,男,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七七级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国留学,1988年8月获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大学硕士,1992年2月获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象学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会长,美国哲学学会(APA)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哲学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论证》等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会委员。 专业研究方向:东西方哲学比较、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中国古代先秦哲学。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中国与德国 一、德国文化感受 二、中国的现代德国哲学研究选述 三、“老子在德国”专栏引言 附录:海德格尔致齐格弗里特·布略泽先生七十诞辰贺信 第二部分 德国的哲学家们 四、康德论亲子关系及其问题 五、从辩证法到生存解释学 六、叔本华、尼采和维特根斯坦——音乐化的哲理观和语言观 第三部分 海德格尔与中国古哲 七、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事实、评估和可能 附录:再论海德格尔与老子 八、生存与形式指引——海德格尔思想方式的路标 九、海德格尔后期著作中“Ereignis”的含义 第四部分 象的哲理 十、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 十一、海德格尔的《康德书》——“纯象”如何打开理解《存在与时间》之门 第五部分 现象学研究中的问题 十二、现象学如何影响了当代西方哲学 十三、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 十四、中西哲学的差异与原因 十五、西方形而上学的数学来源 十六、中西哲理文字的可译性 十七、栖居中的家何在? ——非高科技的建筑现象学探讨 十八、智慧、无明与时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