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从保育记录出发进行解读)/日本学前教育系列丛书

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从保育记录出发进行解读)/日本学前教育系列丛书

  • 字数: 177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日)河边贵子|译者:朱英福//熊芝
  • 商品条码: 97875617666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2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通过解读儿童游戏中各种各样的实践记录,说明以下问题: 如何理解幼儿园中儿童的游戏? 如何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成长? 什么样的保育设计是可行的? 本书指导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学会: 记录日常小事,学会解读。 记录和计划儿童的游戏,并每日反思教学记录。 将日常生活与活动相联系,探讨“集体中个性的培养”等问题。 总结保育者的职责。 儿童在充分的游戏中不断地积累发展所必需的经验。保育者通过对实 践的记录,获得重要的保育经验,并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幼儿园的幼儿游戏和教师 Ⅰ 什么是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 1.“自由保育”和“集体保育” 2.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游戏是什么 3.如何培养幼儿的主体性 (1)什么是幼儿的主体性 (2)培养幼儿主体性的教师 Ⅱ 如何理解“幼儿的游戏” 1.如何理解“充实的游戏” (1)为什么要“充实的游戏” (2)充实的游戏状态 2.幼儿游戏的特征 (1)幼儿与物互动进行游戏 (2)幼儿意识到相互游戏的状况进行游戏 (3)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中进行游戏 Ⅲ 对幼儿游戏的支持 1.把握班级整体的游戏 (1)广角观察 (2)放大个体 2.从“实态把握”到胸有“目标” (1)教师的支持偏离方向时 (2)诱发必要的经验 第二章 从保育记录中诞生的指导计划 Ⅰ 什么是置根于保育的记录 1.保育记录的目的 2.保育记录与保育的关系 (1)通过教师的视点进行理解 (2)保育记录中显示的保育观 3.“游戏”的解读 (1)对游戏动机的解读 (2)对积累经验的解读 (3)解读的视点 Ⅱ 保育记录中的计划性 1.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 2.日记录的实际运用 (1)事实把握与实态把握的区别 (2)日记录的要点 3.各种样式的记录 (1)周教案的反思记录——容易把握一周流程的样式 (2)环境图记录——让整体一目了然的样式 (3)个人记录——易于解读每位幼儿的成长及课题的样式 (4)每日经历记录——易于把握一日生活流程的样式 4.环境图记录的含义 5.从日记录到周教案 (1)周教案的制作顺序 (2)“从日到周”的视点 ①将日记录连续把握的视点 ②俯瞰游戏整体的视点 ③连续把握的视点与俯瞰整体的视点 第三章 幼儿与教师共同编织的生活 Ⅰ 幼儿与教师互育 1.“成长”的状况和保育的方向 2.临近毕业离园的幼儿的成长 (1)以某日的记录为起点 ①以班级的情感联系为基础参与活动的能力 ②面向班级的共同目标,主动参与小组活动的能力 ③一日生活中有自己的打算,自主地开展活动的能力 (2)五领域的目标与联系 3.一日生活的组织 (1)时间的分配 (2)“喜欢的游戏”的组织的多层次性 (3)“喜欢的游戏”与“班级整体活动”的联动 (4)与生活相关的活动 Ⅱ 对节日活动的认识和指导 1.节日活动的含义与课题 (1)幼儿园中节日活动的含义 (2)各种节日活动 2.运动会的组织 (1)运动会的意义——从家园联系的视点 (2)重新思考运动会对于每个人的意义 (3)日常生活与运动会怎样结合 ①作为生活的自然延伸 ②幼儿自主快乐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③给生活带来变化 3.生活发表会的组织 (1)生活发表会的意义 (2)生活发表会指导中的问题 Ⅰ 幼儿与教师编织的生活 1.所谓编织生活 (1)从幼儿的经验出发 (2)从个体的发挥到合作学习 2.从周教案中解读协同性活动的作用 (1)从运动会到幼儿会的生活编织 ①以通过运动会培养的能力为基础(周教案①) ②运动会中获得的经验和课题在游戏中再现(周教案②) ③从举办生日庆祝会的经验中所得到的(周教案③) ④大家齐心协力开展表演游戏(周教案④) ⑤相互配合、相互承认的水族馆游戏(周教案⑤) ⑥与幼儿会结合(周教案⑥) ⑦面向幼儿会的小组参与(周教案⑦) ⑧幼儿会培养的能力是什么(周教案⑧) (2)在合作性活动中成长 (3)关注集体、关注个体 第四章 教师的作用 Ⅰ 游戏意义的再认识 1.游戏的必要性 (1)从幼儿期的发展特征来看 (2)从现实的问题来看 (3)从保育自身的课题来看 2.游戏的乐趣 Ⅱ 保障综合性学习 1.领域的思维方式 (1)与小学的区别 (2)活动的拓展 2.经验的综合性 Ⅲ 教师的职能 1.教师的基本职能 2.何谓“理解”? 3.组织保育工作 4.提高教师的素质 (1)日益提高的专业性要求 (2)帮助家长育儿的能力 (3)提高社区教育能力的作用 (4)保障游戏中学习的实践能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