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权时代的韩非子批评史研究

王权时代的韩非子批评史研究

  • 字数: 32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任文启著
  • 商品条码: 97875197356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权时代的韩非子批评史研究》的主题是王权时代的韩非子批评史。内容上,先对韩非子思想体系进行更新复述,再对韩非子的批评史予以历史还原,最后对批评史进行再批评并提出诠释学上的个人意见。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韩非子原典和批评史的还原,参照本体诠释学的观点,探讨在对原典进行诠释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如何避免原典诠释陷入理论诠释的陷阱。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考察历史中的韩非子,反思韩非子思想在新时代应如何被看待和诠释,尤其是韩非子“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吏治思想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语境下应如何被传承和发扬。
作者简介
任文启,男,中共党员,1981年生于甘肃庆阳。法学学士,社会学硕士,哲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在站博士后。甘肃政法大学教授,社会工作师。博士阶段师从成中英、陈卫平两位先生,接续梁漱溟新儒家之知行传统,学成后致力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与教育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司法社会工作及中西文化比较。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 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智库”项目1项,任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社会学概论》修订专家组成员。先后在《宗教学研究》《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著有《社会工作的西部迷思与出路探寻》《社会工作专业经典选读》等。曾获2016年度“中国百名社工人物”称号、2017年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2017年 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奖,担任2018年全国大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辩论优秀指导教师等。入选2016年度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曾挂职担任甘肃省司法厅基层工作处副处长。
目录
目录 第一编典籍的考量:韩非子思想体系概貌 第一章韩非子研究与先秦诸子研究的三重张力 第一节“无厚有间”与现代学术分科之间的张力 第二节体系化与碎片化之间的张力 第三节文本思想与现实传统之间的张力 第二章韩非子研究述评 第一节传统学术部分 第二节现代学术部分 一、现代学术部分的传统解读 二、现代学术部分的现代解读 第三章韩非子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人性论:从潜在可能性到期待可能性 一、作为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人性问题 二、韩非子的人性论的四重意蕴辨析 第二节历史观:从恪守祖制论到应时权变论 一、历史进化:对韩非子历史观的误读 二、应时权变:韩非子的历史观 第三节追求目标:从潜移默化性到事功确定性 一、对于儒家政治目标及其实现方式的批判 二、追求事功与确定性之两端 第四节治理模式:从理想鼓励型到标准操作型 一、示范效应:儒、法的共同点 二、何种示范:从理想鼓励到标准操作 第五节治理角度:从化民到“明主治吏不治民” 一、以文化民的效果及其管理跨度问题 二、集中君权的政治改革和从严治吏的行政改革 第六节历史局限:畜乌驱民的国家动员和帝王权术的政治异化 一、畜乌驱民的国家动员 二、帝王权术的政治异化 第二编历史的梳理:王权时代的韩非子批评史 第四章韩非子批评史的历史分段 第一节韩非子批评史的缘起 第二节韩非子批评史研究现状 第三节基本思路与时段划分说明 第五章先秦至秦:秦政实践中的韩非子 第一节秦政的内核及其传统 第二节商鞅与韩非子对秦政的贡献 第三节先秦至秦:选择的适用与死去的圣人 第六章两汉:黄老和经学语境下的韩非子 第一节阳儒阴法的形成与确立过程 第二节两汉时期的韩非子批评 一、黄老背景下的韩非子批评 二、经学时代开启时法家的境遇 第三节两汉:政治正确与工具理性 第七章魏晋至唐:文学审美语境下的韩非子 第一节战乱频仍与玄学兴起 第二节魏晋至唐的韩非子批评 一、文化贵族们的命运投射 二、文学辞章上的买椟还珠 第三节魏晋至唐:文的自觉与审美旨趣 第八章宋明时期:“道德正确”语境下的韩非子 第一节宋代理学的盛行与明代的异端思想 一、宋代以文制武的转变与时代转型 二、明代的恐怖政治与异端思想 第二节宋明时期的韩非子批评 一、宋代的韩非子评议 二、明代的韩非子研究 第三节宋明时期:道德正确与思想异端 一、宋明时期韩非子批评的轨迹 二、宋明时期韩非子批评的特点 第九章有清一代:反思批判视域里的韩非子 第一节清代韩非子批评的时代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朝代更迭与文化更替 二、清中期的康雍乾盛世与文化禁锢 三、晚清的政治社会危机与文化衰微 第二节清代的韩非子研究 一、清初到中期:王夫之对韩非子的批判与乾隆帝的读用韩非子 二、清中期到晚期:卓越的整理校勘和精深的评论文章 三、晚清:集大成者《韩非子集解》与面向时政的韩非子批判 第三节有清一代:反思专制与治道焦虑 一、清代韩非子批评的演变轨迹 二、清代韩非子批评的特色 第十章结论:王权时代的韩非子 第三编哲学的尝试:对批评史的再批评 第十一章理论诠释的陷阱 第一节理论诠释的陷阱与诠释经典的时间向度 一、为何理论诠释最终难逃诠释的陷阱 二、诠释经典的三种时间向度 第二节理论诠释的陷阱 第三节时间向度与切入点 一、本研究的时间向度 二、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十二章对“归本于黄老”的质疑 第一节“归本于黄老”的提出及其问题 一、黄老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 二、黄老思想与老子思想有何关系 三、韩非子思想与老子思想有何关系 第二节韩非子思想与黄老思想的关系比较 一、基本概念比较 二、《韩非子》与黄老概念结构比较 三、《韩非子》与黄老理论品质比较 第三节对韩非思想“归本于”问题的再探讨 一、先秦诸子系谱的历史考察 二、韩非子理论的关注点及其归本问题 三、史迁为何说韩非子“归本于黄老” 第十三章时间向度问题 第一节韩非子理论诠释的“当下性”内涵 一、战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概况 二、战国的时代注意与韩非的特殊身份 三、韩非子的文体形式与内容特色 第二节从道到术:韩非子对道家的诠释 一、由道至术:老子的诠释陷阱 二、道术转化:绝对的反向思维 第三节时间向度的混乱与当下性的幽灵 一、时间向度上的混乱和不自觉 二、当下性的幽灵 第十四章王权主义与韩非子思想影响辨微 第一节秦亡与韩非子的思想关系 一、秦亡的原因分析 二、韩非子与秦制和秦亡的关系 第二节王权主义与韩非子思想关系 一、诸子的圣人观及其王权主义 二、韩非子思想中的王权主义 第三节对“曲笔王权批判论”的再批判 一、何为“曲笔王权批判论” 二、对“曲笔王权批判论”的再批判 三、“韩非之后,再无韩非”的诠释学意蕴 第十五章理论诠释的再思考 第一节理论诠释的几种陷阱 一、意识形态的陷阱 二、个人投射的陷阱 三、时间向度的陷阱 四、脱离本体的陷阱 五、选择诠释的陷阱 六、曲笔批判的陷阱 第二节理论诠释的内在冲突 一、理论诠释的命运 二、理论诠释与诠释陷阱之间的冲突 第三节所有的理论诠释都难逃诠释陷阱的命运吗 一、诠释习惯:以中解中还是中西互释 二、本体诠释:在张力中诠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