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司法实施问题研究

公司法实施问题研究

  • 字数: 294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钱玉林
  • 商品条码: 97875118649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钱玉林著的《公司法实施问题研究》重点研究了 公司法实施中所涉及的相关争议问题:以经理代表公 司实施民事行为为例,揭示树立商事审判理念和思维 的重要意义;在公司自治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公司 法规范结构的解释方法,来正确理解和把握公司法规 范的立法本意;基于公司章程内容类型化的分析,为 公司章程成为裁判法的依据找到了正当化的理由,并 提出了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所蕴涵的不同法理,厘 清了公司章程成为裁判法源的法理基础;分析了公司 内部意思的形成及其效力;对诸如公司章程对股权转 让限制的效力问题、公司担保中债权人的审查义务问 题、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地位和“他人”如何解释 的问题、非货币财产如何首次出资的问题等,提出了 解决的路径;对司法解释如何贯彻司法政策以把握司 法介入的尺度提出了分析,对于从司法案例的个别规 范上升为一般规范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一 般性指导规则和司法判例指引来解决这些规范的司法 化问题。
作者简介
钱玉林,1966年生,江苏昆山人。200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10月于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扬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六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研究》。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代表制技术与裁判思维 第一节 公司机关:法学思维与立法技术 一、“法律上的人”:学说争论 二、立法构造中的公司机关 第二节 机关分化的法理 一、机关分化的逻辑起点 二、机关分化的政治学思想 三、基于“伯利——米恩斯命题” 第三节 商事审判中的经理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经理为谁而行为:裁判中的争议 三、现行法的解释与追问 四、经理的法定代表权:从契约到身份转变的逻辑结果 五、小结 第三章 公司法规范的原则与结构:裁判法的视角 第一节 公司法律原则的规范意义 一、未具条文的法律原则 二、资本多数决原则:一种同意的计算法则之检讨 三、股东平等原则的法解释功能 四、表决权行使原则的追问 第二节 公司法规范的结构:裁判法的意义 一、从1993年到2005年:公司法改革的主题 二、公司法规范的解构:以《公司法》第16条为例 三、识别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法意 第三节 规范结构的选取:以累积投票制为例的分析 一、引言 二、累积投票制的引入 三、累积投票制的实践 四、争论中的问题之检讨 五、结语 第四章 公司内部的意思:立法表达与司法实践 第一节 公司意思形成的法理分析 一、公司的意思形成:初步的法概念分析 二、冲破民法范式的公司法人决议 三、决议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 公司意思的效力:裁判思路 一、公司意思的效力:“二分法”与“三分法”之争 二、公司意思瑕疵的治愈 第三节 公司意思撤销之诉 一、撤销的原因 二、撤销权的行使 三、撤销判决的法律效果 四、撤销之诉滥用的防止:制度层面的借鉴与反思 第五章 作为裁判法源的公司章程 第一节 公司章程的基本理论 一、关于公司章程性质的讨论 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之检讨 第二节 作为法源的立法表达与司法实践 一、从1993年到2005年:公司法改变了什么 二、作为裁判的法源 三、作为法源的法理基础之检讨 四、司法化的经验与方法 第三节 “另有规定”的司法化意义 一、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二、“另有规定”的争点:章程制定与修改的不同法理 三、“另有规定”的适用:一种法解释学的分析 第六章 公司法条的制度缺失及其补充 第一节 公司担保中债权人的审查义务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说与判例的不同见解 三、债权人不承担审查义务 四、结语 第二节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公司法》第71条改变了什么 三、《公司法》第7l条第4款的解释 四、《公司法》第71条第4款的适用 第三节 《公司法》第15l条的漏洞及其填补 一、引言 二、争论中的股东代表诉讼 三、股东为谁而代表诉讼:第151条第2款之检讨 四、股东为什么而代表诉讼:第151条第3款之追问 五、结语 第四节 非货币财产出资何以成为问题 一、非货币财产出资是怎样成为问题的 二、实践的应对:行政与司法的态度与选择 三、非货币财产首次出资的制度供给 第五节 可操作的规范体系的整理:以质询权为例 一、质询权的立法构造 二、股东质询权的依据和范围 三、董、监事(会)的说明义务及质询权的法律救济 四、我国现行法的检讨与思考 第七章 《公司法》的司法解释 第一节 解释的基础:《公司法》司法解释之追问 一、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解释法律 二、为什么要解释《公司法》 三、《公司法》司法解释解释了什么 四、《公司法》司法解释的基础与维度 第二节 判例化的司法解释 一、规范性司法解释之局限性 二、指导性案例:判例化司法解释的方法 , 三、《公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实践品格与规范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