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存在的遗骸(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精)/轻与重

存在的遗骸(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精)/轻与重

  • 字数: 120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意大利)圣地亚哥·扎巴拉|主编:姜丹
  • 商品条码: 978756752847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欧洲哲学界的新锐,圣地亚哥·扎巴拉和导 师瓦提莫共倡“柔弱之思”,在形上学、 政治哲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新作迭出。《存在的遗骸 (形上学之后的诠释学存在论)(精)》围绕存在问题展 开运思,系 统论述海德格尔及海德格尔之后舒尔曼、德里达、南 希、伽达默尔、图根哈特、瓦 提莫等欧洲哲学家的存在论,从而证成以下论题:自 海德格尔“消解在场存在”或 “克服形上学”之后,我们必须追问存在的遗骸。这 一追问使我们能够对形上学(经 由诠释学)的瓦解做出回应,能够在人之“被抛状态 ”的可能性之中追寻新的目标 与抱负。哲学不是要去理解永恒者,而是必须重新引 导人类走向对自身历史的解释。
作者简介
圣地亚哥·扎巴拉,哲学博士,洪堡学者。现任法布拉大学ICREA研究员,《纽约时报》评论文章撰稿人。著有《存在的遗骸》,《分析哲学的诠释学性质》,与吉安尼瓦提莫合著《诠释学的共产主义》。编有《虚无主义和解放》,《宗教的未来》,《柔化的哲学》,《艺术作品的真理诉求》,《诠释学的后果》,《被晃动的存在:存在论与事件》。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被摧毁的存在:海德格尔对在场存在的消解 第一节 重提存在的意义 第二节 追问“磨耗的”存在 第二章 消解之后:存在的遗骸 第三节 舒尔曼:成系统的无始基的特性 第四节 德里达:迹痕的宝藏 第五节 南希:独一多元的共存 第六节 伽达默尔:语言的交谈 第七节 图根哈特:句子的意义 第八节 瓦提莫:柔弱的事件 第三章 通过解释创生存在:残存的诠释学存在论 第九节 话语连续体的逻辑 第十节 “由内”创生存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