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精)/轻与重

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精)/轻与重

  • 字数: 44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法)娜塔莉·海因里希|总主编:姜丹丹//何乏笔|译者:何蒨
  • 商品条码: 97875675416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1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娜塔莉·海因里希编著的《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 么(精)》介绍了,艺术是社会学的难题,因为艺术领 域所推崇的价值观——独特性与普世性,正是传统社 会学要探讨的问题。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通过研究 艺术,社会学者可以把握立场的转移,这对艺术社会 学乃至社会学的整体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书 中,我们关注的不再是社会学对艺术的贡献,而是艺 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也即观察行为者接受艺术的多 种方式,以及其中潜伏的价值关系。因此,我们有必 要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传统社会学的某 些顽固的思维习惯。有时,这些习惯已转变为一种僵 化的社会认知模式,甚至沦落为一种社会学意识形态 。
作者简介
何蒨,北京大学法语系本科、硕士,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比较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艺术社会学、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及中国的对外文化关系。曾赴加拿大深造当代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并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完成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体制变迁的博士研究。曾任出版社编辑、自由撰稿人,现从事比较政治角度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主要译作有《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夜蛾:“出现”随笔Ⅱ》及《创造性工作:不确定性中的自我实现》等。 娜塔莉·海因里希,法国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导师为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娜塔莉·海因里希的研究领域涵盖艺术家的职业化、文化实践的社会学特征、身份认同等。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关注当代艺术在西方社会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对文化实践中的矛盾特征进行社会学观察,并出版了三十余本探讨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作者的概念、当代艺术体系、身份认同、价值关系及社会学史方面的著作。她的研究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目录
译序 中文版序言 1 反还原主义立场 2 非批评立场 3 描述立场 4 多元主义立场 5 相对主义立场 6 介入式中立 7 中肯性的考验 娜塔莉·海因里希著作目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