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农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 字数: 15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杨仕兵
  • 商品条码: 97875118642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仕兵编著的《农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法律制 度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农村非营利组织和城镇 非营利组织的区别,论述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及其 公共责任,为使农村非营利组织发挥这些功能和承担 这些公共责任,必须利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规制,从 而构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法律制度。
作者简介
杨仕兵,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与撰写学术专著、高校教材7部,主持 、安徽省教育厅以及中华供销总社等的科研项目6项。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 第一章 农村非营利组织概析 第一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一般分析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现状 三、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分类 四、农村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理论阐释 五、农村非营利组织与城市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第二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梳理 二、现行法律制度未体现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侧重 三、完善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的一必要性 第二章 农村非营利组织主体法律制度 第一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法主体地位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法主体范畴 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基础关系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主体法律制度比较 一、英美法系非营利组织主体法律制度 二、大陆法系非营利组织主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主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非营利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非营利组织登记制度 三、完善农村非营利组织管理制度 四、赋予农村非营利组织法人资格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一、责任与公共责任 二、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含义 三、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特征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的必要性 一、延伸政府服务能力的需要 二、制衡政府权力扩张的需要 三、弥补政府责任空白的需要 第四章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和公共责任的范畴 第一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功能 一、政治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社会功能 第二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的范畴 一、提供就业岗位以缓解农民就业压力 二、整合民间资源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五、为农村提供准公共物品 第五章 农村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一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法律激励与约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法律激励与约束的必要性 二、农村非营利组织法律激励与约束的可行性 第二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激励与约束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国外农村非营利组织立法启示(以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为例) 二、完善农村非营利组织激励法律制度 三、完善农村非营利组织约束法律制度 第六章 农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 第一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实现的立法取向 一、改变角色定位,提高立法质量 二、明确法律规制的方向 三、运作规范统一化 第二节 完善农村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的法律制度 一、完善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制度 二、规范农村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 三、构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利润不可分配制度 四、完善公益募捐活动法律规范 五、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第三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的外部法律环境分析 一、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二、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三、完善农业法律制度 四、完善合作经济法律制度 五、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