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居测绘(尺度的感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

民居测绘(尺度的感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

  • 字数: 244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吴昊
  • 商品条码: 97871121212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2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昊主编的《民居测绘(尺度的感悟全国高等美 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从中国 民居的发展脉络,民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环境下 的生长特点进行论述,让学生如实的了解中国民居的 发展历程,从测绘实践的角度出发,在测量过程中了 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形制与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学习 民居测绘的概念、意义和基本知识,并掌握民居测绘 的内容与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测绘工具,最终 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表达测绘成果。 在测绘实习中,注重强调对民居地域特色的整体 把握,从建筑的空间形态、平面布局特点、建筑立面 形式、构造做法特点及建筑装饰细节等系统性的进行 测量与整理。 通过勘察、测绘与整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运用 大量的手稿和cad绘图在书中表达出来,供学生及同 专业领域的人士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学习与参考 。 测绘使学生能够经过严格训练,综合运用建筑设 计基础、中国建筑史、画法几何、测量学、CAD等课 程的知识与技能,加深了对传统民居建筑优秀遗产的 认识,提高测绘技能和建筑审美、研究能力等,形成 合理的智能结构,培养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为以后设计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吴吴,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资深建筑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西安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美术教材编委会委员,全国环境艺术教材编委会委员。 近年来发表《继承·吸收与民族化》、《系统性艺术教育研究》等学术论文共计20余篇,先后出版《流动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现代景观设计》、《陕北窑洞民居》、《建筑模型》、《世界建筑画选》、《环境艺术装饰材料应用艺术》、《世界室内设计精华》、《建筑与环境艺术速写》、《家具设计》等专著15部。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第1章 中国民居概述 1.1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述 1.1.1 原始社会居住建筑——自然化、萌芽期 1.1.2 夏、商、周、秦的居住建筑——自然化、起步期 1.1.3 汉代的居住建筑——结构体系成熟化、发展期 1.1.4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民居建筑——制度化、成熟期 1.1.5 元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制度化、定型期 1.2 中国民居建筑的分类 第2章 中国民居建筑形制与形态 2.1 中国民居院落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分析 2.1.1 院落 2.1.2 正房 2.1.3 厢房 2.1.4 倒座房 2.1.5 厅房 2.1.6 耳房 2.1.7 宅门 2.1.8 仪门 2.1.9 影壁 2.2 中国民居院落空间形态 2.2.1 民居院落外围空间形态——民居聚落选址 2.2.2 院落空间序列的开端 2.2.3 过渡空间 2.2.4 外紧内松 2.2.5 檐下空间和室内空间 2.2.6 步步高升 第3章 民居测绘的概念、意义和基本知识 3.1 民居测绘的概念和意义 3.1.1 民居测绘的概念 3.1.2 民居测绘的意义 3.2 民居测绘基本知识 3.2.1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2.2 民居测绘的类型 3.2.3 常态下的研究性测绘 3.2.4 测绘成果 3.2.5 后期完成成果 3.2.6 测绘工作流程 3.3 民居测绘的教学组织及准备工作 3.3.1 教学组织环节 3.3.2 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第4章 常用的测绘工具 4.1 常用测量工具 4.1.1 主要测量工具 4 1.2 辅助测量工具 4.1.3 使用测量工具常见的问题 4.2 常用绘图工具 第5章 民居测绘的内容与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