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

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谢晓霞
  • 商品条码: 75426238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1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谢晓霞,1972年生,甘肃正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齐鲁学刊》、《东方文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有的篇目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民网》等全文转载。
目录
序(王富仁) 引论 第一章 清末民初社会状况与《小说月报》的创刊 第一节 杂志的兴起 第二节 商业与文化的同构:《小说月报》创刊的前前后后 第二章 传统与现代: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内容的总体风貌 第一节 民初时代状况与文学状况 第二节 创作和翻译:在新旧、文白之间 第三节 小说理论的变与不变 第三章 主体与风格:《小说月报》的编辑、作者和读者 第一节 编辑主张与《小说月报》的风格 第二节 《小说月报》的作者 第三节 《小说月报》的读者 第四章 历史及其叙述:《小说月报》中的长篇小说分析 第一节 走人低谷的民初长篇小说 第二节 林译与《小说月报》 第三节 《西学东渐记》:一代人走向世界的足迹 第五章 现代短篇小说的先声:《小说月报》中的短篇小说分析 第一节 杂志空间与短篇小说的兴盛 第二节 《小说月报》中的短篇译作分析 第三节 现代短篇的雏形:徐卓呆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四节 恽铁樵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章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的影响及余韵 第一节 流变及新韵:与改革后的《小说月报》的关系 第二节 断裂与连续:对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作者和作品流向的分析 结语 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兼及《小说月报》的改革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现代期刊 附录二 1910一1920年的《小说月报》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