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六记

上海六记

  • 字数: 188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王琪森
  • 商品条码: 75426235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0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2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斗虫记》、《碑帖记》、《紫砂记》、《青铜记》、《名 画记》、《印人记》等六记。本书具有自己独特的叙事角度,弥漫着典型的 海上风情、郁勃的人文精神,其故事生动、细节真实、人物传神,有较强的 可读性。 上海民谚“菊花黄,斗虫忙”。上海旧著《淞南乐府》中曾写道:“淞 南好,秋兴接冬春”。秋兴,即是斗蟋蟀的雅称。上海竹枝词也唱道:“轻 斗蟋蟀重斗银,结伴登场秋兴新。”今年的虫事,看来要风云际会、群英争 雄了。 ——《斗虫记》 藏青铜器历来有二忌,一是犯天忌,即青铜器乃重器,故民间是不玩青 铜器的,命不相压要折寿。秦贵为封疆大吏,也算是朝廷重臣,命相是可压 ,但青铜器阴气盛,可能会影响到秦家后代阴气压阳,难有子嗣。二是犯皇 忌,青铜器乃是天子之物,何人敢随便“问鼎”? ——《青铜记》 按照20世纪30年代上海紫砂界不成文的规矩,凡得到一把名壶都要在壶 艺界定期雅集时共同赏析。作为上海紫砂壶艺界的掌门人古镜愚一掷万金买 名壶,在上海各大小报纸的版面上已被渲染得沸沸扬扬。4月上旬的一个星 期天,赏壶雅集在古镜愚的“紫瓯轩”举行。 ——《紫砂记》 临行前,原田秀夫的父亲原田春木赶到码头,他望着身着黄军装的儿子 ,忧心忡忡地说:“据闻李汉石收藏了此方汉金印,汉石既是我的朋友,又 是你的先生,而追缴的任务又落到了你的身上,这可怎么办呢?”望着父亲 苍老而焦虑的面容,秀夫想了想,宽慰道:“追缴汉金印,是‘天皇计划’ ,军部总要派人去上海的。如今派我去,我想我会尽可能把这件事办妥。” 春木听后,点了点头,特意提醒道:“你先生当年送你的一把刻刀带上了吗 ?”“我带上了。” ——《印人记》 当时的南浔商人身价在一千万两银子以上的属“象级”,在五百万两银 子以上的属“骆驼级”,三百万两银子以上的属“狗级”,一百万两银子以 上的属“猫级”。从而形成了“四象”、“四骆驼”、“四狗”、“四猫” 的富豪排行榜。 ——《碑帖记》 收藏,在正常的年月是一种情趣,也是一种财富。然而在非正常年月, 却是一种隐患,一种祸害。凡是有品德、有骨气的收藏家要有‘血祭’和‘ 死拼’的准备。 ——《名画记》
作者简介
王琪森,1954年5月4日生,上海市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综艺部主任编辑。1978年开始发表评论、小说、散文等。曾赴日本、新加坡举办个人艺展及讲学。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通史》,系上海成人高校教材、小说集《上海六记》、艺术评论集《海上翰墨雅韵》等。在《上海文学》、《小说界》、《社会科学》、《萌芽》、《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报》等发表评论、小说、散文、随笔100多万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目录
我看《上海六记》/1 怀旧的人文价值和历史语境(自序)/3 斗虫记/7 一、夜留乞丐 二、选虫精要 三、养虫秘技 四、上栅初斗 五、寒露败北 六、天人合一 七、最后决战 碑帖记/35 一、焚帖殉情 二、临终托孤 三、斥资买帖 四、胁迫逼债 五、柳暗花明 六、真赝难辨 七、火烧印显 紫砂记/67 一、赏壶雅集 二、中村逼仿 三、大亨传奇 四、贺寿献壶 五、绑架索宝 六、神壶惊显 七、智擒绑匪 印人记/99 引子 一、受命征印 二、拜师汉石 三、秀夫来访 四、秘密收藏 五、敲山震虎 六、人在印在 七、阶下囚困 八、我是印人 尾声 青铜记/127 一、青铜二忌 二、身陷囹圄 三、内忧外患 四、横田探访 五、兵闯公馆 六、夜半失火 七、有人告密 八、以身护宝 九、别有洞天 名画记/155 一、相邀掌眼 二、家宴试探 三、诬陷汉奸 四、择日宣判 五、峰回路转 尾声 后记/18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