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

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

  • 字数: 668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吴晨
  • 商品条码: 97875617705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8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所周知,宋明儒学的主流是理学,缘二氏(老、佛),特别是释氏 的挑战而起,上接孔孟,开创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世界。南宋朱熹 (1130-1200)号称集大成,他的哲学格局恢宏,思绪复杂,1982年在檀岛 召开国际朱熹会议,个别中国思想家受到这样的殊荣可谓空前。2003年余 英时兄出版大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开拓了新的视域,2006年为他赢得了人文方面的克鲁吉奖(John W.Kluge Prize)。这书的出版也引发了新的一轮有关朱子的热烈讨论,一直到如今 还余波荡漾。我和英时兄的辩论分别深化了各自对宋明理学与朱熹的了解 ,我之写作本文还是为了针对自己最近的思绪作一结算。
目录
前言 主题演讲:宋明理学的精神世界 宋明理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为中心 朱熹与道学的发展转化 第一场:哲学与方法 当然与必然的交融:朱熹思想的内在趋向 Recent Western Studies of Zhu Xi 关于格物致知的若干问题——以朱熹的阐释为中心 第二场:心性与工夫 从朱子的“敬论”看朱子思想形态的归属 朱熹谈本体工夫的项目与义涵 “心是做工夫处”——关于朱子“心论”的几个问题 第三场:伦理、知识与死生 美德伦理的自我中心问题:朱熹的回答 意志、知识与道德:论朱熹伦理学中的几个问题 气化与死生:朱子视野中的关洛分歧 第四场:道学的演变 朱熹门人从其师那里得到了什么——黄榦所“表象”的学习 南宋前期的道学运动——洛学复振与区域思想的互动 张南轩与朱子之交往及胡五峰门人内部的学术异同 第五场:朝鲜理学的讨论 李玄逸的四端七情论与“道心、人心”问题 关于退溪的“四端理发说” 朝鲜儒者对朱子“心”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六场:来自东亚的视角 楠本正继博士的朱子学研究 十六世纪朝鲜性理学者对罗整庵“人心道心”说的回响与批判 第七场:政治、实践与史学 论周悖颐——人脉、政治、思想 应举与修身——道学的身心治疗之术 《朱子语录格言》考论 第八场:经典与文献批评 朱子论周、邵《易》学 朱子《中庸》结构说(中) 论杨龟山对《中庸》的诠释及朱子的批评 《中庸》怎样变成了圣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