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特征演化机理与调控--以北京为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书系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特征演化机理与调控--以北京为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书系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刘玉|总主编:冯健
  • 商品条码: 97871122102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表现出 独特的特征,并经历着剧烈的变化与重构,影响着城 市与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进程。刘玉著的《城乡结合 部经济空间特征演化机理与调控--以北京为例》重点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产业布局与空间演替、就业空间分 布与分异,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空间特征及居住、就业 和土地利用的空间耦合关系等方面的探讨,从宏观角 度揭示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的特征;同时,采用问卷 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反映居民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特 征及空间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结合部经济 空间形成机理,提出未来优化调控战略与对策。
作者简介
刘玉,女,江苏丰县人,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与城市边缘区经济等。近年在《地理研究》《城市规划》《中国软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
目录
4.4.1 土地利用结构与分布特征 4.4.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5 城乡结合部人口一产业一土地空间耦合关系 4.5.1 新城新区开发背景下的人口—产业一土地空间耦合关系 4.5.2 城中村人口一产业一土地的空间耦合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特征:微观视角分析 5.1 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行为特征 5.1.1 案例区域与样本数据 5.1.2 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行为特征 5.2 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行为的空间效应 5.2.1 低端生产与消费促进特定经济要素空间集聚 5.2.2 以居住地为中心的多功能重叠空间团块割裂区域空间体系。 5.2.3 自服务体系制约区域空间等级 5.2.4 生存需求影响区域空间拓展形态 5.3 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活动空间重构 5.3.1 城乡结合部居住空间重构 5.3.2 城乡结合部就业空间重构 5.3.3 城乡结合部居民日常活动与消费空间重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形成与演化机理 6.1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形成的宏观背景 6.1.1 经济地理区位奠定了其动态性和复杂性 6.1.2 传统城镇化模式加剧了其发展困境 6.1.3 低价值判断与机会主义固化了其发展劣势 6.2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6.2.1 经济因素 6.2.2 制度因素 6.2.3 规划因素 6.2.4 历史因素 6.2.5 影响因素相互关系与作用机理 6.3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演化趋势 6.3.1 从被动、盲目发展到主动、改造提升 6.3.2 从土地开发到功能带动、产业支撑 6.3.3 从边缘、割据到新区、融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关系 7.1 城乡结合部社会空间 7.1.1 城乡结合部社会空间特征 7.1.2 城乡结合部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3 城乡结合部社会空间演化趋势 7.2 城乡结合部绿色空间 7.2.1 城乡结合部绿色空间特征 7.2.2 城乡结合部绿色空间形成机制 7.2.3 城乡结合部绿色空间演化趋势 7.3 城乡结合部文化空间 7.3.1 城乡结合部文化空间特征 7.3.2 城乡结合部文化空间形成机制 7.3.3 城乡结合部文化空间演化趋势 7.4 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与社会空间、绿色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关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