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生与民声(刑事法的返璞归真)

民生与民声(刑事法的返璞归真)

  • 字数: 238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雷小政
  • 商品条码: 97875118314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5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有一系列民生难题、困境是现有规范刑事法所“视而不见” 或者“望尘莫及”的。刑事法应是规范刑事法和民生刑事法的集合:除了书 本中的刑事法、法条中的刑事法,还有民间的刑事法、行动中刑事法以及夹 杂其中的边缘刑事法。《民生与民声:刑事法的返璞归真》是一曲“民声” :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基层社会、关注民族习惯、关注诉讼诚信、关注法治 “短板”……甚至关注中国底部阶层特有的孤独。保障民生,倾听民声,返 璞归真的刑事法必须深入民间。每个人都有一个梦魂萦绕的老家。但是离别 数年,你会发现,老家难回。之所以回不去,是、因为,很多,不在了;很 多,没有了。同样,思考刑事法中的民生,总有无法到达的地方…… 《民生与民声:刑事法的返璞归真》由雷小政编著。
作者简介
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原法”学术书稿系列负责人,在《法学研究》、《人民检察》、《法律科学》、《法学杂志》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法律生长与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我国证据法理论与实践》、《取保候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论著10余部。
目录
导论 人的权利、尊严是民生的“灵魂” 第一章 梁启超之问:留守儿童的司法保障与礼法传统  一、百年前梁启超的疑问:老年中国向何处去  二、在历史传承中的弯路:很多东西没有了  三、“举全村之力”是否可能:要给孩子一把铁锹  四、硬邦邦的法律是有限的:方法在于用心 第二章 “高原之鹰”传说:民族习惯中的民生与本土秩序  一、实证分析:法真的在民间吗  二、孰优孰劣:“官方法”与“习惯法”的竞争  三、和而不同:“官方法”与“习惯法”的互动  四、法律是地方性知识:一场基于民生的“招安” 第三章 《圣经》与诉讼苦果:宗教文化中的民生与理性回归  一、文本解读:《圣经》中蕴含的诉讼文化  二、理性回归:凯撒的归凯撒  三、智性启示:上帝的归上帝 第四章 木桶的“短板”:技术侦查中的民生与隐私保护  一、“阿喀琉斯之踵”:围绕授权与控权的持久争议  二、中国语境:技术侦查的法制基础与历史进程  三、横向比较:域外技术侦查的转型与调整  四、任重道远:技术侦查的“中国模式” 第五章 “现代福尔摩斯”:科技证据中的民生与铁案神话 一、科技证据法定化:“光芒”还是“阴霾” 二、铁案是否可能:立法与司法的距离 三、基于科学的正义:防范“垃圾科学” 第六章 法律的守护人:合法性困境中的民生与一般监督 一、应然与实然:中国有无一般监督权 二、法制统一:苏联模式的“前世今生” 三、守护法律:两大法系有无一般监督权 四、重塑合法性:中国一般监督权的民生使命 第七章 谁是“稻草人”:诉讼诚信的民生与失范叙事 一、诚信原则:作用机理与失范叙事 二、保证方失信:逃匿的真相调查 三、办案机关失信:职业偏好的类型分析 四、相关主体失信:司法怀疑的集中释放 五、诚信文化的回归与基本权利的定位 六、制度如何形成:诚信原则的司法保障 第八章 “变脸”的艺术:量刑建议中的民生与公正审判 一、公正审判:来自量刑建议的制约 二、正当性的维度:基于民生价值的分析 三、指南与程序:量刑公正为何难 四、量刑建议向何处去:刑事法一体化的方案 第九章 法律的归法律:涉诉上访中的民生与终端解决 一、涉诉上访是什么:界定与特征 二、为什么涉诉上访:来由与实质 三、探索与改革:基于民生价值的述评 四、立足法治:寻求涉诉上访的终端解决 第十章 社会的归社会:诉讼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 一、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诉讼效果 二、强制措施适用中弱势群体的困境 三、刑事和解风险中弱势群体的困境 四、刑事执行机制中弱势群体的困境 五、立足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的五大机制 附录一:全书示意图 附录二:English Instnlction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