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规制法的制度构造与学理分析

规制法的制度构造与学理分析

  • 字数: 24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王波
  • 商品条码: 97875118927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规制指由相对独立的专家组成规制机构,行使准 立法权、执法权与准司法权,对社会性危害性行为带 来之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行为进行治理, 维护社会经济整体利益之干预行为。规制法在硬核、 主体、权义、责任、实施等五个方面不同于传统法律 ,这五个方面也构成本书的基本内容。 《规制法的制度构造与学理分析》王波著。
作者简介
王波,西安财经学院法学副教授,经济法学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等多个项目。参与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权威、核心及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全文转载,1篇获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2等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规制法的范围与硬核 第一节 规制的界定与分类 一、规制的含义 二、规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三、规制手段与相关手段的辨析 四、规制的分类 第二节 规制法的含义 一、国内学者的观点 二、国外学者的观点 三、本书的界定 第三节 规制法的硬核之行为视角:社会性危害行为 一、社会性危害行为是规制法的主要规制对象 二、社会性危害行为的社会背景与规制导向 三、社会性危害行为规制的必要性解释 第四节 规制法的硬核之原则视角:主要原则 一、预防性原则 二、规制影响评价原则 第二章 规制法的主体形态:多元主体 第一节 规制法中主体的类型与关系 一、规制法中主体的类型 二、规制法中主体的关系 第二节 规制机构的特征与设置 一、规制机构的特征 二、规制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规制机构的要素 一、涉及规制机构要素的几个前提问题 二、规制机构的要素分解 第三章 规制法的权义结构:多元的复合型结构 第一节 规制机构的权义制度构造 一、规制机构的权力制度构造 二、规制机构的义务制度构造 三、规制机构的权义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被规制者的权义制度构造 一、被规制者的权利制度构造 二、被规制者的义务制度构造 三、被规制者的权义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受害者及公众的权义制度构造 一、受害者及公众的权利制度构造 二、受害者及公众的义务制度构造 三、受害者与公众的权义制度的特点 第四章 规制法中的责任:36度责任 第一节 36度责任的内涵阐释 一、责任的义务主体的视角 二、责任的权利主体的视角 三、责任的时间维度上的二元结构 第二节 36度责任的制度价值 一、对多方法律关系的因应 二、对社会性危害行为的因应 第三节 36度责任的制度构造 一、规制机构36度责任的制度构造 二、被规制者36度责任的制度构造 三、受害者以及公众36度责任的制度构造 第五章 规制法的实施:多元参与的双重实施 第一节 实施构造: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 一、公共实施 二、私人实施 三、私人实施对公共实施的补充 第二节 实施模式:行政中心模式与司法中心模式 一、行政中心模式 二、司法中心模式 三、行政中心模式下传统诉讼制度的革新 第三节 规制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衔接 一、规制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衔接的内涵界定 二、规制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衔接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