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从理论到实践

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从理论到实践

  • 字数: 22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章雨润著
  • 商品条码: 97875118903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确刑法应在何种程度上保护弱势群体,关键在于厘清弱势群体的概念范畴,以及理解为保护弱势群体奠基的法理依据。刑事立法应保持自我克制的特性,逐渐去除刑法中纯粹的社会治理事项,构建弱势群体正反互补的保护结构,限缩刑法干预弱势群体犯罪的场域,将保护弱势群体的任务适当移交给专门立法。刑事政策应发挥法治建构的功能,坚持消极主义的刑事立法政策,发挥刑事司法实践政策的能动作用,重点完善基于刑事执行政策的重新社会化措施。
作者简介
章雨润,浙江诸暨人,浙江泽大(绍兴)律师事务所律师。早年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小学教师5年,后干部调动到某基层法院,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2001年起执业律师至今。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获刑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就读于东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任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刑事法专职教师。2018年2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专业律师(刑事专业类)。开有个人微信公众号“西法时雨”。在《理论月刊》、《中国法学(英文版)》、《山东社会科学》、《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分论、刑事辩护学。
目录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弱势群体的概念诠释 一、身心特征视角下的弱势群体 二、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弱势群体 三、价值评价视角下的弱势群体 四、总结与反思 第二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思想来源 一、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二、西方的思想理论 第三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法理依据 一、伦理主义的人道理论 二、功利主义的衡量理论 三、规范主义的价值理论 四、评价与反思 第四节以刑事法规范保护弱势群体之必要与限度 一、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之必要 二、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之限度 第二章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立法谱系及其变迁路径 第一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在中国刑法史上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时期: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法治思想 二、从秦代到清代: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法典化 三、从民国至今: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现代化 四、代结论: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在变迁中所展现之脉络 第二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立法展开 一、保护方式 二、保护范围 三、保护程度 四、反思 第三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瓶颈”与转型 一、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瓶颈” 二、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在刑事立法上的转型方向 小结:立法保护的有限性 第三章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司法面貌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司法解释中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 一、内涵式扩张:司法解释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路径 二、越法解释:逻辑及其批判 三、司法解释不宜成为弱势群体刑法保护扩张依据 第二节司法裁判中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 一、外延式扩张:司法裁判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路径 二、发展趋势:保守地扩张 第三节弱势群体(刑事)司法保护的反思 一、实体维度: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司法界限 二、程序维度: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救济渠道 小结:司法保护的能动性与非规范性 第四章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刑事政策及其流变方向 第一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语境下的刑事政策 一、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司法的沟通方式 二、刑事政策的界别与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语境 第二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一、宽和刑事政策的主导地位之确立 二、有限保护:刑事政策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思路 三、法治路径: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刑事政策的一体化贯彻 第三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总体保守: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刑事立法政策的基本向度 二、个别激进: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刑事立法政策中的积极主义思想 第四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与刑事司法政策 一、激进策略: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解释领域的演变趋势 二、宽和策略: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刑事政策的刑事司法在实践中的定位 第五节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与刑事执行政策 一、行刑个别化中的弱势群体刑法保护措施 二、行刑人道化中的弱势群体刑法保护思想 三、行刑社会化中的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制度 小结:刑事政策的系统性、前瞻性与观念性 一、系统的刑事政策 二、前瞻的刑事政策 三、观念的刑事政策 四、余论 第五章司法推动型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体系之构建 第一节当代中国应延缓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立法步伐:基于法益视角对“恶意欠薪”入刑之批判性反思 一、劳动债权法益化与刑法的越位 二、劳动债权并非财产犯法益的证成 三、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刑事立法扩张之批判性反思与限制路径 第二节社会性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限度:以农民土地 权益的有限保护为视角 一、宪法为核:二元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确立 二、行政为基:农用地权益保护的具体举措 三、刑事为盾:农用地权益保护的“最后手段”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刑法保护限度 第三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弱势群体刑法保护上的转型路径 一、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作为核心动力的刑事司法实践之体系定位 一、能动司法、克制因素与司法自由裁量基准之确立 二、越法裁判及其理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