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民法哲学丛书

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制度/民法哲学丛书

  • 字数: 211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欧家路|主编:赵万一
  • 商品条码: 9787511866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们在历史中想象了传统私权的忧郁,任现实的 政治中完成了私权的忧郁,在一片思维混乱与盲目中 又错误地追溯了私权的忧郁。文化对接没完成,制度 建构刚起步,却大谈要文化还是要制度?好像现实的 制度真的是反文化,这正与当初认为中国的传统必然 反现代是一样的逻辑?我们匆忙的东冲西突,一天喊 着不要丢了传统,结果传统还是掉了;我们一天叫着 制度建设,却又总是掣肘左右,制度建设也没搞好。 文化论者不批判制度论者就觉得缺了点“文化涵养” ,制度论者不批判文化论者就感到少了点“改革精神 ”。制度建设搞了一点点,文化论者就大呼那群“不 顾国情”的西方代言人如何误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刚 找回了一点点,那些制度论者又大笑那些“缺少创新 ”的抱残守缺者如何拖了后腿。我们不知反思当下, 反思权力,反倒来数落传统的不是,或者追问现代的 恶果,可我们是否又真的理解了传统,理解了现代? 或者我们只不过是政治权力主导下的可怜虫?传统自 当反思,现代也非全对,不过总归不是我们现在的这 种思维、这个方法或这条路所能完成的。 欧家路编著的这本《传统与变革--私权的话语与 制度》围绕“传统——现代转型——当下夏思”的脉 络进行。
作者简介
欧家路,1983年出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富布莱特研究学者,现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主要从事法学交叉学科研究。
目录
引言 一、缘起:私权的忧郁 二、问题:传统抑或现代 三、时段选择 四、关于贡献 第一章 现代性、政治与私权 一、现代性的抽象历史塑造 二、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新历史观及其审思 三、现代性的政治隐喻 (一)古典政治史与现代政治史:循环与目的 (二)现代政治的反思:差异、断裂与延续 四、现代性、政治与私权 (一)国外私法与政治的关联研究 (二)评析与拓展 (三)逻辑结构与关联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私权境遇 一、传统政治话语中私权的缺失 (一)儒家思想与传统政治话语的表达 (二)如何看待《大清律例》中的“民事规定” 二、实践政治下的私权状况 (一)官方制度的现实修正——“别籍异财”之考察 (二)司法裁判与私权保护——兼评黄宗智“表达与实践之背离” (三)传统私权真的忧郁吗——以习惯法为分析对象 三、小结:话语与实践差异下的私权空间 第三章 变法晚清:私权的进步与保守 一、传统框架下的历史话语重构 (一)新政治话语产生的背景 (二)新政治话语的表现 二、“私权”话语及其制度的转变 (一)清末出洋考察大臣的私权认识 (二)具体修法中的私权意识 (三)《大清民律草案》中的私权表达 三、小结:传统情理与现代法律 第四章 民初司法: 裁判中的私权 一、民国前后政治话语的形式 (一)种族革命与现代性话语的结合 (二)民族主义与私权话语 二、民初私权裁判与法律适用 (一)前清与民事相涉法律之效力 (二)前清民事法律之适用 (三)习惯法之适用 (四)条理的功能 三、个体与国家——新政治结构下的私权保护 (一)私法救济的解释性扩张 (二)民刑相分 (三)法律行为的效力与行政权力 (四)宗教组织与国家权力——关于庙产之案件 (五)家财与私产 (六)家族功能的保存与限制 四、小结:旧社会与新国家 第五章 权力反思:大政治与小私权 一、文化与制度争论下的私权分析 (一)文化与制度论争的逻辑 (二)传统还是现代:再谈私权忧郁的根源 二、大政治下的私权破立:方式与路径 (一)传统的发明与私权认知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私权辗转 三、小结:私权的观念注塑 结语:忧郁中前行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